文档介绍:在国外,大学生旅游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会通过游学,到另一个城市或另一个国家的学校交流学习,同时了解当地的人文地理;通过毕业旅游来给学生生涯画上句号。国外年轻人中的中文称为间隔年深入人心,所谓间隔年就是在自己身份转化的时候,通过旅游来缓冲和适应。中显著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人们开始不满足传统的生活方式,希望通过旅游来放松身心、享受自然,高职学生群体也不例外。[1]他们除了学习生活之外,也有旅游出行的需要。高职学生今后的工作主要是社会一线岗位,教育中的实践环节更为重要,而旅游是一个接触社会、提升自我的好方式。武汉市高职院校众多,高职学生占据了高校学生的半壁江山,是一个较大的旅游市场,了解他们的旅游出行特点,据此来设计符合他们心意的产品对旅游企业意义重大,同时还可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一、研究设计为了解武汉地区高职学生的旅游意愿和现状,笔者最近对武汉地区部分高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涉及个人基本信息、出行的费用及来源、出行天数和范围、出行目的和动机、出行的同行者、旅游目的地倾向、获取信息的渠道、旅游服务中最看重的问题等方面。调查对象为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和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的在校学生。在调查过程中,笔者给每个学校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共回收问卷292份,剔除无效问卷,总计有效问卷285份,回收率为95。调查对象中,男女生的性别比为3720,城镇生源和农村生源比为153105,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比为1209819,理科学生和文科学生比为175110。本次调查的随机性很强,能有效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对调查数据用最新的2017进行处理。二、调研结果及分析一旅游出行动机。高职学生学习负担较高中阶段大幅减轻,节假日基本上没有课业负担,他们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在旅游出行动机的调查中,高达80的学生表示旅游是因为时间较多,为了让生活不那么无聊,不想让休息时间在玩游戏和手机中浪费。排在第2位的是受同学的影响,看到周围的同学在旅游,也激发了自身的出行欲望。排在第3位的是为了和同学交流感情,因为平时除了一个寝室的同学,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而共同出游则可增加同学共处的时间,增强同学之间的情谊,这种情况在班级春游和秋游时比较多见。在出行时间段的选择上,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国庆节、假期和毕业前夕。国庆节放假时间较长,天气条件适宜,又在新学期开学不久,学生的学习负担相对较轻。寒暑假虽然时间很长,但许多学生选择回家或者是寻找兼职,同学聚在一起集体出行的机会较少。毕业旅游在西方盛行,这几年逐渐在国内受毕业生欢迎,他们会选择在毕业前夕,约上最好的朋友,以旅游的方式来告别学生时代。[2]二旅行目的地选择和旅行过程。调查显示,,。选择国内旅游一方面是由于经费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学生认为出境旅游费用很高、手续很复杂。高职学生自主意识比较强,喜欢自己去探索和研究,不愿意选择跟团旅游,除了费用问题外,他们觉得跟团时间不自由,景点有限制,更喜欢自己购买交通车票和住宿等。武汉周边最受高职学生欢迎的景点排名为长沙———凤凰、南昌———庐山和南京,因为这几个城市离武汉较近,出行时间不会太长,费用相对不高。关于景点类型,,。在一日游方面,。在对武汉市区著名景点的了解情况调查中,排在前3位的是黄鹤楼、长江大桥和东湖,874的学生对武汉市区的其它景点并不太了解。 726的学生喜欢约伴出行,他们觉得这样更加安全;关于结伴出行人数,-8人,认为小团队比较好安排住宿,在意见协调方面也好统一。,他们认为这样能更好地享受旅游本身,给予自己更多的自由和思考的时间。 -5天,觉得这个时间能够在景点玩得更好。三旅游消费行为。关于旅游费用的来源,,,没有占用生活费,可见高职学生兼职现象比较普遍,有部分收入能够支撑旅游的费用。在出行费用方面,,,这些费用主要用在乘车、住宿和餐饮方面。本次调查的费用较前几次的调查有较大的增加,说明随着物价上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可支配的费用也在增加。高职学生出行会优先选择硬座,住宿则更倾向于民宿或者简易的宾馆,在吃方面的花费相对更舍得,喜欢品味各地的风味小吃和特色小吃。在旅游纪念品消费中,,,排名在前3位受欢迎的纪念品是特色小吃、明信片和手串。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