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全县消防工作意见2011年全县消防工作意见2011年,全县社会消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预防和遏制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的目标,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荆门市消防发展咔二五"规划),不断推进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F建设,不断完善社会应急救援体系,全面推动消防事业科学发展,为我县"十二五"开好局和社会和谐稳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一、加强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建设,提高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1、落实政府的领导责任。各级政府要将消防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实施消防发展"十二五"规划;建立职能部门消防安全联络员制度,定期召开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建立完善市-县、市(区)一乡镇(街道)一村(社区)四级消防安全责任网络体系,层层签订消防工作目标责任状,强化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奖励。召开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推进会,总结推广各地工作经验,推动"防火墙"工程实现大发展;研究制定《荆门市消防工作责任目标考评奖惩办法实施细则》和《荆门市消防工作行政问责实施办法,建立并完善政府职能部门消防工作考评和问责机制。2、落实部门的监管责任。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消防工作职责,共同做好消防工作。财政部门要做好消防器材装备、消防设施维护等经费预算安排;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建设工程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中介服务机构、物业单位落实消防工作职责情况的管理;农办、民政、交通、农业等部门要将消防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步进行;公安消防、工商、质监等部门要联合打击假冒伪劣消防产品,落实消防产品联合执法机制;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体和新闻、广电等部门要将消防知识纳入培训、宣传内容;教育、商务、文化、卫生、旅游部门要指导、督促本行业、系统所属单位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适时召开"四个能力"建设现场会;公安部门要督促基层派出所抓好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督办政府挂牌重大火灾隐患。3、落实单位的消防主体责任。各单位要深入贯彻《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责任人、管理人和各岗位员工消防安全责任和职责,落实建筑消防设施维护和消防控制室专业人员值班制度,科学编制并实战演练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提高消防安全"四个能力";人员密集场所向社会公开承诺消防安全;鼓励、引导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4、落实公民的参与责任。各地要整合社会资源,把消防安全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民道德建设、文明创建、平安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等活动中,实现社会协同、群防群治。要充分发挥基层政权组织和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落实消防安全管理、消防检查和宣传教育等措施。按照六部委《关于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宋河镇为试点,探索建立乡镇消防管理组织,推动消防安全自治。要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对消防安全的知情权、监督权、投诉权和举报权,营造人民群众"重视、关注、支持、参与消防"的社会氛围。二、加强公共消防基础体系建设,提高城乡抗御火灾能力5、加快城乡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各地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实施的原则,结合城市新城建设、老城改造和新农村建设,将消防规划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优化城镇消防安全功能布局,加快老城区消防供水和消防通道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步伐;新建城区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应与城市(镇)建设同步到位;做好全市大型化工区、商业区、工业园等重点建设项目的消防监督服务,确保工程具备必需的防灾救灾功能。年内,新市城区完成消防规划修编任务。6、加快消防队站和装备建设。按照国家《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打造生态、绿色、节约新型消防站,加快消防站建设步伐、年内,启动县应急救中心和第二消防站建设。按照“急用先配、填补空白、适应需要”的原则,积极引进新型、高效、实用型装备,优先配备多发灾害事故应急处置特种车辆和装备,切实提高应对“急、难、险、重”任务的装备打击力量。新增一辆压缩空气泡沫车。7、加快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建设。深入落实公安部门等七部门《深化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指导意见》,雁门中镇、永隆镇完成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任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保安联防消队60%达标并投入执勤备战。其它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社区、农村建立志愿消防队。规范消防文员招录、培训、考核和使用管理制度。8、加大对消防事业的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完善消防业务经费保障机制,切实加大消防经费投入,2011年正常消防业务经费总量总量比2010年增长10%以上;将装备建设、队伍建设、基础建设经费等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加大消防工作信息化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经费的投入,确保配套经费足额到位。三、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