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书法教学的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书法教学的反思.doc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19/8/10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书法教学的反思.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书法教学的反思张天亮写字同识字一样,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本领。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进行有效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也是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的基础;但是目前就我教的九个班级的中小学生来说,绝大部分的学生都缺乏系统的写字教育和训练,因而在书写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所以很多老师提出来,希望在写字课课加强这方面课程的练习。在此之前,学校也开设过书法班,但因学生对书法的认识不够,也有可能我的教学方法不合适,学生对学习写字的课程,厌学情绪比较大,因此,再次开设书法课,对我来说压力也很大。为了能顺利开展书法教学,我在开学之前就做了很多功课,比如,要让孩子们认识到学习书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孩子认同书法的地位,再在自己这一块教学上下功夫,比如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让书法课变得轻松有氛围,如何让孩子化被动为主动等等。记得第一节可跟学生沟通学习书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时,学生跟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孩子说:“老师,我们现在都是信息化的时代了,敲敲键盘字就有了,而且想要什么字体就有什么字体,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手写呢?没必要吧?”我拿出网上收集的一段文字:不久前,美国《洛杉矶时报》刊登了一篇题为《越来越多中如何正确书写汉字》的文章。“几乎你遇到的任何中忆力衰退,就像患老年痴呆的某个状态。握紧笔的手在纸上要写字时,突然出现了尴尬的停顿,而这些字在孩提时代不知道学习、重复默写过多少次。”此文被翻译成中文传至国内后,立即引发了一场大讨论。据网上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现在83%的人有“提笔忘字”的经历,%的人在工作生活中手写机会已很少,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提笔忘字”已趋向低龄化。大部分受调查者认为,“提笔忘字”的现象值得关注,中华文明能够传承五千余年,靠的就是方块汉字的文化凝聚力。但是越是文化程度高的群体,以及和网络亲密接触的青年一代,提笔忘字的感受越深刻。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大学老师比中小学老师更容易提笔忘字,归根到底是因为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同。在中学里,每个老师都必须手写教案,板书也很多,可大学老师都习惯用电脑教学,能熟练制作PPT,从网上下载海量信息。人们担忧,很多外国人积极学习中文,他们是把汉字当作一门艺术来学习,而我们自己不仅是提笔忘字,而且是提笔错字连连。有人戏称,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那么有一天我们想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汉字,是不是还要到外国去留学呢?一项千百年来被人们运用自如的汉字手写艺术,却在电脑和网络普及一二十年间就陷入尴尬境地,确实值得深思。随着传统书写形式正日渐被电脑、手机等先进工具取代,不少人成了只会Q敲键盘不会写字的“新文盲。”试问:你想成为只会敲键盘不会写字的新一代的文盲吗?键盘能取代你的汉字书写能力吗?没有键盘的时候,你就不手写了吗?接下来,我让学生明白,我们练习的是写字,也就是写字的方法。写字是人们进行书面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必须得学。目前,中国人口有13多亿,除个别少数文盲外,在占全世界有五分之一的国人都在使用汉字,汉文化和中国书法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外国人也都在学习汉语。随着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趋广泛和深入,学习汉语的人数急剧增长。以美国为例,中小学要求学习中文的呼声不断升高。目前,在美国开设这一课程的学校为200多所,另根据美国大学理事会的调查,美国有2400所学校表示愿意在2006~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