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教学设计】《致橡树》(语文语文版九上).docx

格式:docx   大小:22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学设计】《致橡树》(语文语文版九上).docx

上传人:kt544455 2019/8/10 文件大小:2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学设计】《致橡树》(语文语文版九上).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致橡树》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盐山县第三中学张老师教学模式分析:精巧导入--创造美,***诵读--感受美,仔细品味--领悟美的方法。教材分析:《致橡树》编排在语文版九年级第一单元,这个单元是诗歌单元,重在培养学生鉴赏现当代诗歌的语文能力。这首诗歌对引导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感受含蓄朦胧的意象。2、体悟诗人的价值观和爱情观。过程与方法:1、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2、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积累学****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本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理解舒婷自主、平等的爱情观,树立健康的、向上的爱情观、价值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蕴味。2、明确各意象所寄托的爱情观,深刻理解诗人所向往的爱情。3、总结归纳艺术特色。教学难点:1、理解含蓄朦胧的意象。2、诗歌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课前准备:课件、黑板教学过程:一、深情导入有人说,没有诗歌的民族是悲哀的,我很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我更庆幸的是诗歌伴随着我们成长。诗,不仅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还能够陶冶我们的性情,滋养我们的心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朦胧诗”派掌门人舒婷,走进她的《致橡树》。【设计意图】(意在渲染氛围,在思维、情感、个性等方面唤起学生的美感,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二、介绍作者有关情况舒婷,女,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舒婷,原名龚佩瑜,从小随父母定居于厦门,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她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诗集《双桅船》获全国新诗优秀奖,而她的《致橡树》则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品。《致橡树》写于1977年,一般把它看作是一首爱情诗,在诗中,诗人没有流于狭小的爱情圈子,而是以新颖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为当时新诗中的爱情描写吹进了一股新风。【设计意图】(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意,把握诗歌主题)。三、反复诵读,感悟诗情1、字词积累攀缘慰藉威仪霹雳雾霭霓虹2、朗读诗歌(1)、请一名能代表班上朗读水平的学生朗读(要求:其他学生注意诗中字、词的读音)。(2)、聆听示范朗读(在音乐里寻找共鸣,在画面中领悟蕴味)。(3)、学生自由朗读(模仿示范朗读中的感情)。(4)、学生观看视频,听读诗歌,感悟意境。【设计意图】(读是学****诗歌的基础环节,也是主要环节。因此,形式多样的诵读是诗歌教学的重中之重)。四、整体感知第一层诗人从现代女性觉醒意识出发,利用诗中的意象,使自己争取女性尊严、独立地位、人格价值的抗争决心跃然纸上。第二层诗人对爱情的要求和憧憬,表现了她对爱情、婚姻关系的认真的思考,流露出一个现代女性内心的期待和渴望。【设计意图】整体了解诗歌,对诗歌脉络清晰化。五、合作探究1、列举诗中出现的意象明确:诗中出现了八个意象:凌霄花、痴情鸟、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橡树、木棉。2、她笔下的这两个意象具有什么特点?明确:橡树木质坚硬沉重,高大挺拔,堪称树中的伟丈夫,具有男性最宝贵的气质:阳刚之气。诗人认为他像刀、像剑、也像戟。3、品味这句话:木棉也是一种高大的树木。到了春天,它挺拔的枝上千万朵红花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