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无梁楼盖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588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无梁楼盖设计.doc

上传人:aluyuw1 2019/8/11 文件大小:58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无梁楼盖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无梁楼盖设计无梁楼盖的建模及计算建模部分梁输入两个方法按规范的要求,布置暗梁,比如500*300,直接布置(不建议)按虚梁(100*100)方式布置,确定板带的形成位置(在板施工图-无梁楼盖-围区板带,程序按虚梁位置自动生成柱上和跨中板带)(建议)建议:考虑到无梁楼板比较厚,充分利用板的面内面外刚度,所以板属性定义为弹性板6,此时梁建议按虚梁布置,按第一种方法布置,暗梁和板重叠部分刚度重复计算。暗梁本身有一定的刚度,在楼板施工图模块的有限元计算时,考虑到它的刚度和楼板的刚度是重合的,因此软件自动忽略了暗梁的刚度,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但是在上部结构计算中,如果对无梁楼盖按照弹性板3或者弹性板6计算,软件没有扣除暗梁的刚度,这可能对计算结果造成一定的误差。柱帽的输入常见问题:,托板,等包不包括板厚?,可以试下效果对于用户输入的暗梁,建模退出时,软件自动将和柱帽相连的暗梁设置成加腋梁,为的是考虑柱帽的因素按照加腋梁计算和配筋。加腋的长度尺寸取柱帽或柱帽加托板的长方向和梁交界处,加腋的高度取柱帽+托板+板厚-梁高。可在建模中看到自动形成的加腋梁,如果柱帽被删除,加腋梁在退出建模时,会自动删除梁加腋。在建模退出时,设置了选项“柱帽处自动生成梁加腋”,如果用户不希望设置这种梁的加腋,可对该参数不勾选。对虚梁不会作加腋设置。计算参数部分生成等值建议勾选,计算结果输出才能查看单元格配筋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因为定义了弹性板6,就不再放大了弹性板荷载计算方式,应改为有限元计算建议考虑梁与弹性板的变形协调板属性定义为弹性板6,常见问题:弹性板6定义不了,原因是勾选了上部计算楼板采用壳单元,柱采用杆单元,墙也采用壳单元。设计结果软件提供冲切计算,计算结果如上图显示常见问题:Q1:冲切计算已经考虑了不平衡弯矩?A1:软件已经按规范计算Q2:计算结果含义?A2:柱边为柱根、柱帽、托板抗冲切验算结果。柱中心为抗冲切箍筋面积为单边一个箍筋间距内的箍筋总面积,箍筋间距同梁。Q3:网格划分长度控制在哪设置?A3:Q4:单元格应力、配筋、单元格计算厚度在哪查看?A4:计算结果等值线菜单(前处理必须勾选生成等值线)板施工图参数设置:板计算方法-----有限元算法,考虑梁弹性变形(必须设置)如果用户定义了板带但是没有勾选这两个参数,软件将给出提示并中断计算。,看实际工程,,如果计算时考虑了板的协同作用定义了弹性板6,且弹性板导荷方式选用有限元方式,此计算结果就可以代表无梁楼盖的柱上板带以及跨中板带的配筋结果。由于上部结构计算中不仅考虑恒活竖向荷载,还考虑了风、地震等水平荷载工况或者温度荷载和组合,因此整体模型下弹性板的计算结果更全面。但一般来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