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 韩保江韩保江教授的讲座紧紧围绕“科学把握形势,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的主题展开,首先为我们分析了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主要特征、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接着指出在目前发展形势大好情况下存在的深层矛盾和主要问题及问题产生的根源,指出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政策制定应遵循的价值取向,最后落脚于如何落实政策脚踏实地发展经济应采取的切实举措。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运行的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1、经济呈现的特征是(1)经济发展速度快(2)经济发展质量好(3)经济运行平稳(4)对外开放程度高,出口增长快(5)百姓得到实惠多2、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是(1)城乡、工农矛盾日益激烈由其衍生的三农问题是中衡、区域对抗情绪发展(3)经济结构不合理,重化工业超常发展的矛盾(4)自主创新能力差,产业竞争力低下(5)就业压力大,人口结构矛盾突出(6)分配不合理,两极对立加剧。二、中国经济存在问题的根源以及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取向1、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是(1)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四股支持力量即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2)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支持经济发展(3)中国的高储蓄资本充裕(4)中国劳动力廉价2、中国经济存在问题的根源3、促进经济发展制定科学政策的取向是(1)稳健推进四化的进程(2)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支持尤其是教育改革(4)加大产业调整力度(5)注重社会公平三、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举措是1、以改革促发展2、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3、大力推进增长方式转变,提升产业结构4、重视区域平衡5、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通过听这一讲,我进一步对中国经济有所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生活发生了六大历史性变化: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供求关系,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一定程度的相对过剩;经济运行,由大起大落转变为快速平稳;经济总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世界第十位上升到第四位;外贸总额,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世界第二十七位上升到第三位;人民生活,由解决温饱到实现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这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体制条件、必要的市场供求格局、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坚实的物质基础、有利的国际经济条件和新的发展动力,使我国具备了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条件。但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值得高度重视的矛盾和问题。1经济增长的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2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3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4经济增长中存在着不和谐性。 胡锦涛说: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认真落实国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