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比的知识点整理.doc

格式:doc   大小:7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比的知识点整理.doc

上传人:yzhqw888 2019/8/12 文件大小:7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比的知识点整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比的知识点整理【求几个数的连比方法】求几个数的连比的方法,如已知甲数与乙数的比是5∶6,乙数与丙数的比是8∶7,求甲乙丙三个数的连比。解题时,可先把两个比排列成右面竖式的形式,再在两个空位上填入左边或右边相邻的数(为了与比的项相区别,用括号括起来),然后将每一竖行的两个数相乘,就得出了甲乙丙这三个数的连比。如果这个连比中各个项都含有除1以外的公约数,就用公约数去除各个项,直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为止,从而将这一连比化简。【求比的未知项的方法】求比的未知项的方法比较简单:(1)未知项x为前项,则x=后项×比值;(2)未知项x为后项,则x=前项÷比值。【解比例的方法】解比例就是求比例中的未知项。解比例的方法也比较简单:(1)若未知数x为其中的一个外项,则(2)若未知数x为其中的一个内项,则比和比例比的概念是借助于除法的概念建立的。两个数相除叫做两个数的比。例如,5÷6可记作5∶6两个数的比叫做单比,两个以上的数的比叫做连比。例如a∶b∶c。连比中的“∶”不能用“÷”代替,不能把连比看成连除。把两个比化为连比,关键是使第一个比的后项等于第二个比的前项,方法是把这两项化成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例如,甲∶乙=5∶6,乙∶丙=4∶3,因为[6,4]=12,所以5∶6=10∶12,4∶3=12∶9,得到甲∶乙∶丙=10∶12∶9。例1已知3∶(x-1)=7∶9,求x。解:7×(x-1)=3×9,x-1=3×9÷7,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例如21:7其中21是前项,7是后项,3为这个比的比值。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比的后项不能是零。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2)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3)求比值和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比的化简方法】(1)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是:用比的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约数,去除比的前项和后项。(2)化简分数比的方法是:用前、后项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乘前项和后项,化成整数比,再把整数比化简。(3)化简小数比的方法是:根据小数位数最多有几位,就把前、后项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化成整数比,再把整数比化简。(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5)按比例分配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