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紫外分光光度法.doc

格式:doc   大小:19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紫外分光光度法.doc

上传人:wdwd123321123 2019/8/13 文件大小:19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紫外分光光度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仪器分析实验教案:..实验题目: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教学目标:1、了解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及操作步骤。2、学****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物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3、掌握药物标示量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学****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物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教学难点:了解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及操作步骤。仪器药品:UV-2550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石英比色皿,滤纸,漏斗,100ml容量瓶,无水乙醇,醋酸地塞米松片。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过程:(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一、实验原理分子和原子一样,也有它的特征能级。分子内部的运动可以分为价电子运动,分子内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和分子绕其重心的转动。因此子具有电子(价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紫外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价电子的跃迁而产生的。因此,这种吸收光谱决定于分子中价电子的分布和结合情况。按分子轨道理论,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有几种不同性质的价电子:形成单键的电子称为σ键电子;形成双键的电子称为π键电子;而象氧、氮、硫、卤素等含有未成键的孤对电子称为n电子。当分子吸收一定能量之后,其价电子将从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反键轨道。分子内各种电子的能量高低的次序为σ*〉π*〉n〉π〉σ如图所示:在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价电子总是处在n轨道以下的各个轨道中,当受到光照射时,处在较低轨道能级的电子将跃迁至较高能级。由图可见,可能的跃迁有σ→σ*,σ→π*,π→σ*,n→σ*,π→π*,n→π*等六种,其中σ→σ*、σ→π*和π→σ*跃迁需要的能量大,因此产生这三种跃迁所吸的光波长小于200nm,位于远紫外光区,对它们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得较少,同时它们在紫外-可见光区无吸收带,所以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中常用作溶剂。如戊烷、己烷、环己烷等。下面分别讨论n→σ*,π→π*和n→π*的跃迁。1、n→σ*的跃迁n→σ*跃迁需要的能量比σ→σ*小,相应的吸收波长在200nm附近。当饱和碳氢化合物中的H被含有n电子的N,O,S和X(F,Cl,Br,I)等杂原子取代时,将发生n→σ*跃迁,因此在较长波长处比相应的饱和碳氢化合物多一个吸收带。在有些有机化合物中,由取代反应而引入的含有未共享电子对的杂原子基团,如-NH2,-NR2,-OH,-OR,-SH,-F,-Cl,-Br,-I等后,使吸收峰的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这种效应称为红移效应。这种能使吸收波长红移,并使吸收强度增加的杂原子基团称为助色团。一般n→σ*跃迁的摩尔吸收系数较小。如水、醇和醚等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中可以作为溶剂。2、π→π*和n→π*的跃迁有机化合物中由π→π*和n→π*产生的吸收带最有用,它们的吸收峰在近紫外区或可见光区。由吸收带波长可以预测未知有机化合物的某些官能团或由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推算最大吸收波长λmax。含有π电子的基团,如双键或三键,会发生π→π*跃迁。含有未共享n电子对的N,O,S及卤素等基团会发生n→π*跃迁。发生这两种跃迁的分子中需要有不饱和键,以提供π*。在许多有机化合物中往往同时含有n电子和π电子,可以同时发生π→π*和n→π*跃迁,π→π*跃迁的几率比n→π*大,吸收带强度大。一些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