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三峡生态与环境监测
信息简报
2010 年第 01 期(总第 027 期)
信息管理中心 2010 年 01 月 08 日
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蓝皮书编制
2010 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2010 年 1 月 8 日,三峡信息管理中心在北京万寿宾馆召开“三峡工程生态
与环境监测分析报告(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2010 年工作会议,组织
专家对《蓝皮书》2010 年主题报告纲要和综合分析报告纲要进行讨论。出席会
议的领导和专家有国务院三峡办水库司周维副司长,三峡信息管理中心吴炳方研
究员、三峡总公司科技与环境保护部陈永柏处长、长江水资源保护局臧小平副局
长、环科院罗宏研究员。中科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常剑波研究员、林科院森环森
保所肖文发研究员等各个主题负责人及编写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各主题负责人对其主题内容工作计划及安排进行了汇报,专家对各个报告提
出的意见和建议如下:
1、各主题分析报告及总报告要突出特色,区别于白皮书,要能透过数据现
象看问题本质;
2、主题报告也不是专题分析,是代表整个监测系统在某个主题的分析报告,
要有综合性,不能仅局限于应用个别重点站的数据来分析,必要时要参考一些权
三峡信息管理中心提供编辑:袁超;审核:吴炳方
报:国务院三峡办水库管理司,中科院资环局
送:三峡总公司科技环保部,主题负责人,监测中心,监测重点站
威的数据。
3、主题分析报告要从时空过程、成因分析、联动分析进行综合分析,要有
纵向(时间)和横向(与其它地区)的比较,充分体现三峡工程的贡献。
4、生态系统的变化不能完全认为是三峡工程造成的,整个长江人口增加,
经济发展、捕鱼、航运、污染等因素均对各类生态系统的影响很大,要进行多角
度分析。
水生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主题
对于范围,限定在淡水生态,从上游、库区到中游,重点要分析库区的水
生生物变化。
是以生物多样性为主线还是以生态系统为主线,需要确定。单讲生态系统
难度很大:1)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的时空变化(资源量、分布区)及影响因素;2)
渔业资源改为重要经济鱼类,把主要关注的对象作为章的形式来写。
突出时空过程、成因分析、联动分析 3 个方面,如生物多样性时空变化特
点,引起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因素分析,生物多样性如渔业资源过去十年不同空间
多因子关联分析等。为突出这 3 个方面,建议将第三、第四章重新组织。
三峡工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弊大于利的提法需要斟酌,影响因子比较
多,需要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但同时,生物多样性有利的因素也要把握尺度问
题,放大到一定尺度,不一定是好事,如上游四大家鱼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挤占长
江上游特有鱼类生存空间。
增加一个典型区的分析,以库区为重点,库区有新的产卵场,重点分析水
库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变化,以及产卵场的位置及规模的变化。
产卵场的变化此起彼伏,2008 年从大坝漂下的鱼苗是 2006 年的 5 倍,说
明水生生态系统的自我适应能力佷强,三峡大坝的修建,不一定是负面影响,水
面扩大、水深的增加也可能使鱼量增多、鱼类更大。过去认为三峡大坝弊大于利,
不完全是三峡工程造成的,整个长江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捕鱼、航运、污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