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每次路过宝莲寺,总想上去看看,趁着下午没工作,去转转,这莲花寺,我忘了自己是第几次进寺游玩了。虽然它在大多数人眼里也许并不算经典;虽然它只是新建孤静地伫立在蟠桃山上,鲜有虔诚地香客前来觐拜;虽然它的过往也没有过大是大非,没有浪漫或凄美的传说加以渲染。但于我而言,它就是经典,是神话,是造物者的鬼斧神工。那份清静,那份舒惬,那份安祥,使我一次又一次踏进了宝莲寺。虽然离上班处较近是一个原因,但绝不是主要原因。步行上山,一路上有年轻男女,好像大多是第一次来。路上不断有热心的人,拦住我们要卖香。走了约10分钟,便见寺门在前,抬头向上看,山顶上还有建筑,让整个宝莲寺,连着整个山峰,看上去,很有几分气势。在这金山桥平原中,也算得上是鹤立鸡群了。这又让我想起那么一句话:天下名山僧占多。蹬阶而攀,拾阶而上,路转水回,崖陡似城,松柏轻托白云,屋宇飞檐斗拱,两旁新栽百树杂生,好一番诗情画意。映眼扑目的是宝莲寺的山门单层三叠重檐,气势嵯峨,重檐很高,雄伟气派。偌大一个宝莲寺,以前以为开放后,门票一定要十块二十块,想不到却免费参观。进入宝莲寺寺门,闻得檀香淡淡,佛号悠悠。我们烧香拜佛,躬身三礼,免不了到旁侧师父处抽签解卦,师父目清面净,寸发黄衣,指指画画,为香客指点迷津。口中吟诵:“欲得财福旺,须得烧高香。诚心拜菩萨,修来佛心肠”。师父是云山雾罩,口若悬河,我们却一头雾水,莫名其妙。也只能奉钱烧香,恭敬跪拜。宝莲寺大雄宝殿前有钟楼、鼓楼各一座。钟楼上悬挂着一座高约五尺、重千余斤的铜钟。据人讲,此钟鸣声悠远,每当月白风清之夜,微曦初露之晨,僧人们上殿念经,必撞钟以伴诵。钟声悠扬,远送数里,久鸣不绝,犹如万马奔腾,群狮怒吼,激奋人心。我想,凡拜每处寺庙道观,无不传说占卦灵验,但自己兴业成家,求官追财,有许多因素,神亦无法预先掌控,岂是几句佛号、三柱高香就能更改的?求佛不如求己,若辛勤耕耘,则必有收获。纵然不能高名巨利,也能得人崇敬,取于尊严。信则灵,不信则不灵。寺内几个大殿,供着的释加牟尼,形态还是那么既端详又庄严;而几百罗汉塑像,个有个的不同表情和动作;大肚子弥勒佛,乐呵呵的,站在他面前,我就像个小学生,那满肚子关于笑的学问,够我学多少年?四大天王,只要有一位眼睛瞪着,足够让小娃娃哭得不敢出声;站在露天下,看到东侧观音殿,手持净瓶的大观世音菩萨,应该就是那美丽、善良的化身,也是宝莲寺僧众的楷模。寺庙内最宏伟建筑是通天阁,,据说造像是全国最高的室内佛像。佛像造型端庄凝重,气宇轩昂,低眉细目,极具风采,气韵生动,颔首俯视,令人景仰。我这人喜欢好奇,所以人少地方我也想看个究竟,绕过主殿,走进了僧众住的地方,里面静悄悄的,寺内殿堂两层,周围有回廊,凭栏远眺,可将四周美景尽览眼底。据寺中碑文记载,寺塔周边有六景:石仓秋烟、妙高钟声、云程石塔、巴山风帆、环峰夜月、旗麓斜阳。单看这些名字,便可以粗略地想像那些景致是何等地旖旎雅致,让人心旷神怡。只是今天这些景致无法一一得以亲见,不免有些遗憾。走到一处台阶,突然有淡淡的香味,原来这寺庙里还移植来了桂花,我抬头看看了那一簇簇的黄色花儿们,小小的花粒馥郁芬芳真好。我走累了静静地坐在桂花树变廊亭里,望着远处的喧闹社区,或许你会想起苏东坡的“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