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惠水县循环农业产业的对策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惠水县循环农业产业的对策措施.doc

上传人:phl0420371 2019/8/14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惠水县循环农业产业的对策措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更新高级研修班经验交流材料惠水县发展循环农业产业的对策措施贵州省惠水县农业局龙玉华一、循环农业的定义循环农业就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例如种植业中,在利用劳动力、简单技术与土地相结合,消耗了种子、肥料及光与水,生产出大量的人类可食用的农产品,人类食用后产生的排泄物和秸秆燃烧后的草木灰又用作肥料肥田。又如养殖业中,消耗大量饲料,畜禽产品成熟后肉被食用,皮毛制衣御寒,且产生大量可作肥料的排泄物。就是简单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循环农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一是很少有废弃物;二是产生的废弃物以合理的方式再次被利用。以循环农业模式生产为主的产业就是农业循环产业。二、循环农业产业的发展的几种类型1、清洁生产型。一是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和塑料薄膜的使用量,推行清洁生产;二是大面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技术,控制化学氮肥施用量,大力推广应用有机肥;三是积极推广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施用。2、提高耕地利用率型。通过科学套种和合理调整茬口安排,提高耕地复种指数,使同一地块一年生产几种农产品的生产模式,如水稻—油菜、水稻—白菜—西葫芦、白菜—莴笋—白菜—棒豆等。3、农渔结合互补型。主要方式为稻田养鱼或养鸭,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生物共生的优势,鱼或鸭吃掉稻田中害虫、杂草,鸭粪或鱼粪又增加了土壤中的磷、钾元素,促进水稻生长,这种模式的稻田无污染,施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有利于鱼、鸭生长。该模式每年每亩可收获水稻500公斤,水产品40多公斤,比单种水稻增加净收入1000多元。4、生态循环型。以沼气池建设为基础,配套一池三改,充分发挥沼气、沼液、沼渣的作用,提高沼气池的综合利用率的农业生产模式。一个8立方米的农村户用沼气池,年产沼气250—300立方米,可用于一日三餐的燃料和晚间照明,养3—5头猪(或养家禽30-50只),按每头猪的年排粪量约600公斤计算,就可满足8m3沼气池的发酵原料需求,沼液、沼渣可用作肥料种植2—3亩蔬菜、粮食、果树等,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及品质,全年节省燃料和电费,减少化肥和农药费支出,节约饲料,农作物增产增收每年都在1000元以上。5、生物质能型。就是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一是积极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培肥地力;二是秸秆氨化喂畜;三是运用高新技术,把秸秆发酵加工成颗粒状有机肥。三、惠水县发展循环农业产业的对策与措施 1、发展循环农业产业理念①系统的理念。要摆脱传统农业思想的束缚,把农业生产某一领域的相关环节统筹作为一个生产系统,统筹处理农业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中的各种相互关系问题,将农业大系统的经济活动过程有机组合成一个资源—产品—消费—废物—资源的经济循环链,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输出效率。②生态的理念。要突破单一生产的束缚,把农业生产的某一领域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运用自然规律考察农业生产结构、功能和发展前景,把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循环利用,或把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无用的垃圾,力争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双赢”。③节约资源的理念。要彻底放弃依靠消耗资源来发展经济的做法,把农业系统作为经济再生系统,寻求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稀缺或不可再生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走低消耗、高增长、可持续的循环农业发展的新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