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渝宜高速C27段设计总说明第一篇总体设计说明书概述重庆巫山至湖北宜昌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渝宜高速”)是《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的重庆市连接湖北省的第二条高速公路大通道——渝沪高速公路的一段,是长江三峡路上高速交通的重要联络线,也是重庆市高速公路网中一条连接宜昌、武汉等城市的重要通道。本项目的建设对于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加快发展长江三峡高速公路通道,强化重庆经济辐射能力、促进沿线优势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带动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公路技术标准为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80公里,。根据项目在高速公路网及区域路网中的功能和作用,结合沿线地形条件以及交通量预测,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采用全部控制出入、具有较高设计速度和完善的安全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的四车道高速公路。本项目设计文件由第一篇(总体设计)、第二篇(路线)、第三篇(路基、路面)、第四篇(桥梁、涵洞、隧道)、第五篇(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共五部分内容组成。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本次勘察在广泛收集、分析利用1:20万《区域地质报告》(重庆地质矿产局)、重庆巫山至湖北宜昌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工程地质总说明、重庆巫山至湖北宜昌高速公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重庆巫山至湖北宜昌高速公路遥感工程地质解译报告,主要采用了地表地质调绘的工作方法,辅以N10轻型动力触探、静力触探、麻花钻等简易勘探手段,了解路线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及特殊路基等,重点调查各种对路线影响的不良地质和各主要构造物工点的基本地质条件及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接受任务后,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现场踏勘,根据踏勘成果及院总工办《技术指导书》要求制定工作大纲。于2008年4月17日开始野外调查工作,于2008年5月23日结束,外业工作历时37天。本着推荐线与比较线进行同精度比较的原则,共布置钻孔877个,初步查明了公路所定线路沿线及各重要构筑物场地的区域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等。《重庆巫山至湖北宜昌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再结合本项目在四川省高速公路路网中的功能、作用及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设计采用以下技术指标:公路等级:四车道高速公路计算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一般最小平曲线半径:400米不设超高的最小平曲线半径:2500米路基设计标高位置:整体式为中央分隔带边缘最大纵坡:5%最短坡长:200米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4500米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3000米视觉所需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12000米视觉所需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8000米路基宽度::4×:::整体式2×:2×:沥青砼路拱横坡:2%超高方式:整体式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桥梁全宽::与路基同宽设计洪水频率:路基及桥1/100。、规范有:(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