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县县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探索.docx

格式:docx   大小:27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县县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探索.docx

上传人:我是开始 2019/8/16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县县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探索.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突破一根甘蔗财政打造经济腾飞双翼——××县县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探索××县县县长×××××县县地处广西中北部,县境东与鹿寨县接壤,西与罗城、宜州毗邻,南与柳州、柳江交界,北与融安、融水相连。全县辖9个镇5个乡和2个农场,行政区域面积21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3万公顷,2003年末人口4068万,其中农业人口3454万人,近70的财政收入依靠蔗糖税收,是个典型的农业县。谈农民,一整天,谈工业,一袋烟,这是对××县工农业发展倒挂的经济现状的生动概括。××县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就必须突破产业结构单一、农业比重大、过于依赖蔗糖业的怪圈,在新的发展坐标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打造经济腾飞的双翼。一、突破一根甘蔗财政,是××县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县县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结构性矛盾突出,直接体现为一根甘蔗财政,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过于依赖蔗糖业。随着中国加入和蔗糖市场的放开,这根甘蔗还能支撑多久?去年糖价下跌造成的经济回落已敲响了警钟。只有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才能为××县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动力支撑。一××县县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问题分析1、结构调整缓慢,难以形成产业化、规模化。近10多年来,蔗糖价格稳中有升,农民种蔗积极性高涨,至2002年,××县甘蔗种植面积达4654万亩;进厂原料蔗达278万吨,农民人均有蔗达756吨,分别居广西第三、第二位;财政和农民收入近70依赖蔗糖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也意识到必须打破甘蔗一枝独秀的格局,走多元化经济发展之路,并于1998年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但由于种蔗基础较好,管理相对粗放,特别是投资少、见效快,因此对甘蔗带来的短期效益欲罢不能。从1990至2000年间,与制糖业迅速发展形成反差,其他工业产业几乎全线萎缩。老的产业如制药、化冶、机械、食品加工等逐步衰退,新的产业如缫丝、烤烟等培育不起、难成规模,××县经济逐步步入一根甘蔗怪圈。由于结构单一,市场风险系数大,经济发展不能实现快速、健康、稳定增长;而且农民过于依赖土地,大量开发荒山荒地种蔗,一方面引发了很多土地纠纷,诱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2003年全县农村纠纷5377为土地纠纷;另一方面使土地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不利于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生产要素的集聚。 2、产业结构层次低,工业带动能力不强。国内生产总值结构中,××县县三次产业比例为432229942683,农业比重过高,二产三产发展滞后,特别是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企业数量少,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不强,全县除制糖业上规模外,其他产业大多不成规模,2003年,全县工业增加值仅为59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08亿元。工业缺乏对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非农化的带动能力和承载能力,更无力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使整个经济发展缺少主体支撑和动力支持,造成总体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经济增长处于低水平、低层次增长状态。 3、城镇化水平较低,阻碍二产三产发展。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基础。目前,××县县城镇化水平仅为185,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36和广西平均水平32,直接制约了工业化的发展。一是农村人口不能随就业方式的改变而加快非农化,不能摆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束缚,农民增收缓慢;二是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抑制了消费需求。就业岗位不多、人气不旺,又影响了消费环境的改善,特别是抑制了农村消费需求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的增长;三是生产要素分散,区域集聚功能较差,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不利于工业化发展要求资金、技术、劳动力的集聚,缺乏投资的吸收力。 4、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不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要求。在××县农村劳动力中,89以上的农民只具备有初中以下的文化水平,由于文化知识素质不高,竞争意识、自主意识、创新意识不强,观念保守,缺乏闯劲,既不利于在本土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培育新产业;也不利于转移剩余农村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为工业化提供稳定的劳动力资源。今年上半年政府组织了4批共430人劳务输出队伍,离岗和回流农民达24,不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是主要原因之一。二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是××县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受蔗糖市场波动的影响,××县经济运行处于不稳定发展状态,当前,各地纷纷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已成为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加快××县发展的迫切要求。 1、解决结构单一问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是造成××县经济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加快两化发展,就是加快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塑造以主体产业为支撑、以多元经济发展为动力、以城乡联动发展为基础的经济内在素质,促进城乡资源的有机整合,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配套关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工业企业和城镇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