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API管线钢管国内运输规程.doc

格式:doc   大小:96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API管线钢管国内运输规程.doc

上传人:wangzhidaol 2019/8/17 文件大小: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API管线钢管国内运输规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API管线钢管国内运输规程管线钢管国内运输防护规程1、目的为确保本厂生产的APISpec5L管线钢管在运输中,采用规定的装载方法和必要的防护措施,以防止钢管产品出现管端损伤、磨损或碰伤及纵向疲劳裂纹等不必要的坏损,特依据国内SY/-2003《管线钢管运输第1部分铁路运输》和SY/-2003《管线钢管运输第2部分内陆及海上船舶运输》等标准,并参考美国APISpec5L1-2002第6版《管线钢管铁路运输的推荐实用规程》等标准制定本规程。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按供货合同要求,由本厂(无锡南方钢管厂)负责承运的,且符合下列条件的钢管产品:①随意挑选的长度较长的规格为≥2⅜in的5L钢制管线用管的运输;②有关载荷应力仅适用于直径与厚度比(D/t)≥50的API管线钢管;③包括涂层与非涂层钢管,但不包括避免钢管涂层损伤的装载方法。本厂生产的管线钢管由客户自行承运或委托专业物流公司承运的,上述适用范围以外的钢管产品的运输不在此规程控制范围之内。3、引用标准SY/-2003《管线钢管运输第1部分铁路运输》;SY/-2003《管线钢管运输第2部分内陆及海上船舶运输》;APISpec5L1-2002第6版《管线钢管铁路运输的推荐实用规程》。4、钢管装载一般要求(针对规格≥2⅜in的所有钢管),尤其是其尺寸和硬度在运输过程中可能造成钢管损伤,或在装运和行使过程中使钢管在车厢内移动的物品。装运时不应使用车帮或车体上有金属突起(例如弯翘或不平的部位)部分的车厢,此类车厢在运输期间需使用加厚支承条或边缘垫柱,以防止钢管与车厢上金属突起部分的接触。。由于装运在敞蓬货车上的钢管可能与车帮接触,应提供边缘保护。如车帮不平整,则还应在车帮与边缘垫柱之间放置垫块,垫块应禁锢在垫柱上。为了防止钢管与车身或车身突起部分的接触,支承条应有足够的厚度。一般情况下,支承条的厚度不应小于2in(50mm),宽度不应小于4in(l00mm)。当钢管规格≤6in浮动装载;钢管规格≥20in,除浮动装载以外的其他装载方式时,要求使用厚2in(5Omm),宽6in(l5Omm)的支承条。在使用支承条时,所有支承条应处在同一水平面内以使单个支承条不过量承载。对于规格在6⅝in至l6in(不包括l6in)的钢管,中间支承条与端部支承条应处在一个最大水平误差为½in的平面内;对于规格在≥16in的钢管或D/t(直径/厚度比)≥50的任何钢管,中间支承条与端部支承条应处在一个最大水平误差为¼in的平面内。用来垫平的垫块应固定在支承条上。,则应使用水平隔条。隔条的数量和宽度应符合对支承条的应力要求,而且隔条应放在底部支承条的上方。对于单边或双边悬垂载荷,不论其D/t的大小,在外伸悬垂部分均应使用隔条,并将外伸部位用钢带捆绑。,应防止吊钩造成管端损伤,且要在接触区域(斜面处)加衬缓冲材料(例如:非金属材料,如橡胶;或金属材料,如铝,但不包括黄铜、铜、青铜及任何铜合金)。吊钩应有足够的宽度和深度,并适应钢管内部的曲率。除非管端已有适宜的管端保护器,其余的均应在钢管的吊钩上垫衬弹性材料,以保护管端。起吊过程应避免冲击载荷过大,而造成管体和管端出现局部凹坑和失圆。当钢管在吊装过程中有可能晃动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选择不损伤钢管表面的吊具,防止钢管表面损伤。使用叉车装运时,叉头应是圆形或适当加上垫衬,以减小对钢管的损伤。(敞篷货车)如钢管管端与车厢端部的距离小于5ft()时,为了防止钢管管端与车厢端板接触,应放置厚度至少为lin(25mm)的粗制木板,并将木板与车厢端板固定在一起。车厢内衬木制端板是一种适宜的管端保护方法。装载时,车厢端板与钢管管端应至少留有lft()的空间,以利于装卸。。应使用钢带对所有的钢管或对钢管的特定部位进行捆扎,捆扎带宽度至少为lin(25mm)。为了防止钢管从捆扎束中滑出,应使用足够数量的捆扎带在适当位置进行捆扎,而且捆扎带还应适当拉紧。在货车行使时为防止捆扎带松开或断裂,应确保使用捆扎的扁带的宽度至少为lin(25mm);当使用钢绳或链条捆扎时,钢绳或链条与钢管的接触处应加适宜的垫衬。,采购方的检查人员有权对装卸设施和过程进行检查。;如果在车上发现被损伤的钢管,承运人不仅应在货单上注明,而且还应在被损伤的钢管上标明为运输前损伤。,应立即告知承运人和(或)制造商,并作适当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