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安塞腰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排比句、比喻句、短句等对表达感情,增强语势的作用。2、感受本文所抒发的生命律动的激情。3、领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恢弘的气势,理解其中包孕的情感和深意。情感价值态度观:    体会文章对人的旺盛的生命力的赞颂,对中华民族的旺盛的生命力的赞颂。教学重、难点:1、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弘气势。2、品读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三、教具准备:相关课件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站在地球的高空,穿过层层大气,我们鸟瞰而下,将视线聚焦到中国的黄土之巅。在这片神奇的黄土地的脚下,流淌着一条被我们称之为母亲河的“黄河”。黑眼睛、黄皮肤的炎黄子孙们在这里开始了他们长达五千年的文明史。这片神奇的黄土地曾亲眼目睹秦始皇横扫六国的战车;曾亲耳聆听汉高祖“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歌声;也曾亲眼目送唐明皇浩浩荡荡西出阳关的商旅车队;直到今天,在这片位于我国西北部的神奇的土地上依然怒放的着这样一朵璀璨的民间艺术之花。它能发出隆隆的豪壮的沉重的声响,那声响可穿透厚厚的黄土层,直上九天云霄。它像骤雨一样,旋风一样,乱蛙一样,斗虎一样,是高原上最壮阔、最豪放、最火烈的舞蹈。它让后生们极尽地舒展胳膊、腿、全身,以此来释放它奇伟磅礴的能量。它是高原之魂,它是艺术之花。它就是——安塞腰鼓(板书)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一起来读一读(复习生字词)此外我们还用自己的话或借书中的词、句来概括了安塞腰鼓带给我们的感受,再来一起读一读。  师小结:这便是安塞腰鼓,一种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的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它独特的魅力展现了西北黄土高原民众朴素而豪放的性格,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师过渡语:本来,一个人,一面鼓,没有稀奇的地方,但是脚下古朴厚重的黄土高原,耳边奔腾咆哮的滚滚黄河,给它注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下面让我们跟随作家刘成章,从他的字里行间体会这腰鼓声中的澎湃激情。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体会意蕴与语气节奏。师:读完文章后,大家感觉作者对它倾注的情感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明确:赞美。师:作者在文章中直接赞美安塞腰鼓的语句是哪一句?(或者说在课文中反复出现,并标志文章脉络的一个句子是哪一句?),出现了几次?(好一个安塞腰鼓,四次)。师:我们回忆一下,我曾告诉过同学们,为了某种目的(或突出某个意思,或强调某种情感)有意识地用同一种语言形式多次重复申诉的修辞格就叫——反复,文章中四次提到这个句子的,作用是什么?(突出、强调安塞腰鼓的“好”,在情感上层层推进)(生分组读)2、师:这些语句又分别在赞美安塞腰鼓哪方面的“好”?(分配分组任务读文,思考交流归纳)板书:①赞美安塞腰鼓宏伟的场面;      ②赞美安塞腰鼓雄壮的响声;      ③赞美安塞腰鼓击鼓的后生;      ④赞美安塞腰鼓绮丽的舞姿。3、是啊!安塞腰鼓的表演人数可达上千人,那场面确实宏伟壮阔;而由这千百人击打鼓面所发出的鼓声也确实铿锵雄壮,动作更是激情有力,高潮迭起,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飙。我们知道好的艺术不仅以独特的形式感染人,更能以内在的精神打动人。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表现安塞腰鼓的精神内涵?生:(讨论、明确)“容不得束缚,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