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琵琶行》学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琵琶行》学案.docx

上传人:ttddou01 2019/8/1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琵琶行》学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琵琶行》学案《琵琶行》学案教学目标: 1、学生自读课,可以叙述诗歌的基本内容。 2、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 3、可以利用琵琶女和诗人的身世对比分析内容。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 2、琵琶女和诗人的身世对比。教学方法: 自读、朗读、点拨、研习。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流程: 一、导语前几节课我们学的都是一些短小的抒情性诗歌作品,今天我们学习一首长篇叙事诗,白居易的《琵琶行》。教师板书:《琵琶行》白居易二、朗读小序请一位同学朗读序言。目的是从序言中了解诗人创作作品的缘由。三、分析内容 1、作者创作《琵琶行》的由。诗人创作这首长诗的目的是什么?中的小序里说“歌以赠之”,要赠送给琵琶女。那为什么要赠送给她?这里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自己从她那里听到了美妙的音乐,这是久违的事情。因为中说“京都声”,这是作者喜欢听的京城流行的乐调;又说“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又说“举酒欲饮无管弦”,这些琵琶女都一一满足了她。另一个原因是琵琶女的身世与自己相似,流露出了同病相怜的情绪。诗中说“感斯人言,始觉有迁谪意”。所以赠送她长句,一是为了表达感谢,二是为了安慰彼此的情绪。这是诗人单方面的思绪,那琵琶女对诗人如何?对于诗人的情绪流露,琵琶女内心有没有触动?有。琵琶女的反应是“感我此言良久立”。这里的“此言”指什么?诗中说“如听仙乐耳暂明”“为君翻作琵琶行”,概括地讲就是身世的认同和音乐的赞赏。良久立之后琵琶女的反应,“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这样一两个人欣慰的是他乡觅知音,还有知音之外情绪的共鸣。教师板书:知音共鸣而这种知音和共鸣,用诗中的一句话说就是:同是天涯沦落人。教师板书:同是天涯沦落人 2、“沦落人”的叙说一是琵琶女的身世。教师板书:琵琶女请一位同学读相关琵琶女的诗句,其他同学概括她的身世。如:开始生活环境优裕,演奏技艺高超,容貌娇美,受人捧爱;后年长色衰,嫁作商人,生活孤独。既然我们说“沦落”,那身世前后肯定会形成对比,都是前面好后面不好的没落,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那琵琶女的前后形成了怎样的对比? 京城——九江貌美——色衰捧爱——冷落年少——商人欢乐——孤独请同学们一起读相关诗句,体会琵琶女的身世。二是青衫男的身世。教师板书:青衫男这个语言具有网络风格,但在这里并不是戏谑诗人的说法,而是设想诗人现在并不会把自己作为一名官吏,而是作为一个与琵琶女有着相似命运的人,都是有着相似命运的沦落人。请一位同学读有关诗人身世的诗句,其他同学概括。如:辞别帝京,谪居九江,卧病浔阳,住地阴湿,风景单调,孤苦伶仃。同样可以形成身世的前后对比: 帝京——浔阳健康——卧病繁华——偏僻丝竹——村笛酬酢——独倾请同学们一起朗读有关诗人身世的诗句。以上就是沦落人的各自的身世命运,但作者说“同是天涯沦落人”,那“同”在哪里呢? 都是由京城流落到了偏僻的地方;都是身体受到了损伤;欢乐的往事都变成了郁闷和孤独;当年的男女主角都已经失去了位置。那么两个人内心的郁结主要在于哪里呢?概括地讲,现在身世获得共鸣的同病相怜的主要精神上的孤独。为什么这样说呢?在诗中可以看出他也有朋友作陪也有酒有菜,那为什么对琵琶女这样钟情呢?为什么只有琵琶女能够引起自己的共鸣呢?因为琵琶女明显地在抱怨自己独守空船,对自己人生经历的落差而遗憾。诗人了解了琵琶女的身世后,才发现自己其实也很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