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光的折射》教学设计山东省邹平县月河初中马红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的偏折规律。·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认识折射现象。·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感。【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引入1学生实验折射断筷。学生观察后叙述实验现象。从生活中发现问题2小游戏碗中放入一枚硬币,调整眼睛到刚好看不见硬币的位置,另一同学向碗中缓慢倒入水,当水升到一定高度时,观察现象?激发学生兴趣3提问上述现象是怎样引起的?能否用以前学的知识解释?学生思考后,感到知识不足,引起求知欲4板书课题光的折射★新课教学一、光的折射现象1猜想什么条件下,会发生光的折射?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并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2自选器材分组实验,验证猜想。提供激光手电筒、方形玻璃砖、香、火柴、盛水烧杯、纸盖3交流实验过程及观察到的现象。学生体验实验过程,感受猜想正确的愉悦4学生归纳什么叫光的折射。①学生叙述中若没注意斜射条件,可以让其他学生补充,教师不必提示;②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探究1屏显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折射光线向界面偏折,还是向法线偏折,如图1。进一步激发求知欲,明确探究目的1学生猜想,并在黑板上画出自己猜想的折射光线的位置。学生可能的猜想如图22讨论猜想的合理性。 3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确定可行方案。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要求画图记录下观察到的光进入水玻璃中的传播途径5交流实验结果①每个组各得到什么结论?②不同组的结论是否相同?6用语言表达探究1的结果。教师屏显结论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探究2屏显多改变几次入射光的方向,你还会发现什么规律?1分组实验,收集证据。要求仔细观察对比现象,画出观察结果2组内对观察结果比较分析。 3交流,①如何定义折射角?②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如何变化?③当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如何?教师适时表扬表现好的组并屏显结论2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结论3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4激疑折射断筷、水中硬币升高都是光的折射现象,能否用刚才得到的结论解释呢?学生讨论后产生了新的疑问刚才的结论是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规律而折射断筷、硬币升高是光从水射入空气中形成的探究3屏显光从水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向法线还是界面偏折?如图3。 1学生猜想并画出图表达自己的想法。 2讨论交流师投影学生做图的情况②作这个猜想时,你做了什么样的假设。学生能从光反射时光路可逆,联想到光的折射时光路也是可逆的实验验证①教师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半圆形玻璃砖,如图4;②哪位同学能帮助老师逆着折射光射入另一束光,让同学们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途径呢?学生们跃跃欲试、兴趣很高③学生观察到光从玻璃中射入空气中的光与原入射光重合。④教师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画到黑板上。⑤屏显结论4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结论5光从空气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三、折射规律的应用1体验叉鱼制作鱼模型并固定于方型水槽中,用直铁丝作鱼叉,对准看到的鱼下叉,看谁能叉准,并让该同学说出叉准鱼的奥妙是什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热情,体验成功的喜悦2利用动画讲解鱼的虚像形成的原因。 3学生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