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节能灯性能测试节能灯性能测试在实际选购中,最为直接的鉴别方法:  一是鉴别节能灯的宽电压耐受力。将节能灯接到自耦调压器上,分别将节能灯置于180V、220V、260V三种电压状态,各连续点燃24小时。看一看,节能灯启辉点燃是否稳定可靠。  二是鉴别节能灯对应用环境的适应能力。将节能灯置于-15度――十50度的应用空间中,分别在180V、220V、260V三种电压状态,各连续点燃24小时。看一看,节能灯启辉点燃是否稳定可靠。  三是了解节能己经应用的案例,并访问了解应用情况。特别注意在己应用的案例中,有没有应用在电压跌落严重、谐波严重的实际例子;如大功率交流、直流电阻焊机生产车间,大电流交流电焊机生产车间。有没有应用在高温、高湿环境的实际例子,如炼钢铸造车间、橡胶制品成型车间、榨油车间。 显色指数与显色性能:  1、显色性能:是表征节能灯,显示物体表面原本颜色能力的一个物理量。节能灯显色性能高低,决定于荧光灯管的技术品质。荧光灯管如采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荧光灯管显色性能就高;如采用卤素或混合荧光粉,荧光灯管显色性能就低。显色性能高的荧光灯管,观看彩色物体不产生色偏差,彩色物体颜色鲜艳真实。显色性能低的荧光灯管,观看彩色物体产生色偏差,彩色物体颜色灰暗模糊不真实。  2、显色指数:为能直观地描述,节能灯显色性能高低,引入显色指数R值的概念。以太阳光显色指数R=100为标准。节能灯实际显色指数R越高,节能灯显色性能越接近太阳光,节能灯显色性能越好。观看彩色物体表面原本颜色,越逼真自然。根据现阶段荧光灯管生产技术水平,节能灯显色指数R值,应在40――80以上。  色温:  节能灯色温,亦称相关色温。是表征节能灯,光的颜色的一个物理量。与荧光灯管的技术参数设定有关,分为低色温、中色温、高色温。色温高低,并不表征节能灯,技术品质优劣。  色温的直观视觉感觉:  低色温(2700K-3500K),含有较多的红光、橙光,犹如早晨八时左右的太阳光。中色温(3500K-4500K),所含的红光、蓝光等光色较均衡,犹如上午八时以后,十时以前的太阳光。高色温(5500K-7000K),含有较多的蓝光,象上午十时以后,下午二时以前的太阳光节能灯色温的选择:主要依据节能灯应用环境的需求而定。如家庭、商业照明环境,通常选择低色温和中色温。如工业生产车间、广场照明环境,通常选择高色温。学校、军营、办公室照明环境,通常选择高色温。  频闪与频闪效应: 是表征节能灯,光的波动深度,和由光波动产生的危害效应(称为频闪效应)大小的,两个互为因果的物理量。  1、频闪:是指光源光通量波动的深度。光通量波动深度越大,频闪越严重。光通量波动深度,通常用百分数来描述。光源光通量波动深度大小,与光源的种类和光源的技术性能有直接关系。现阶段己广泛应用的,电感镇流器驱动的T8直管日光灯,高压汞灯,高压钠灯。光通量波动深度,高达55%――65%。  2、频闪效应:是指光源光通量波动,即频闪产生的危害效应。光源频闪越严重,频闪效应危害越大。        3、频闪产生机理:电光源产生频闪的技术机理,既有供电电源的因素,也有电光源技术性能的因素,以及照明设计不合理的因素等等。并且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技术机理比较复杂。限于篇幅,本文仅就从常用电光源技术性能的角度,进行概括性技术分析。  (1)、电光源供电电源频率低:高压汞灯、高压钠灯、直管型(电感式)日光灯。在现阶段, 绝大多数由50Hz工频正弦交流电,直接向电光源的发光体供电。 其频闪频率为50Hz*2=100Hz,并且呈正弦波规律波动。  (2)、电光源供电电压波动大:  我国现阶段工频交流电源,瞬时电压值波动幅度在10%~20%之间,大大加重了频率为100Hz,呈正弦波规律波动的频闪深度。  (3)、电光源技术性能落后:高压汞灯、高压钠灯、直管型(电感式)日光灯,虽然是气体放电发光的电光源。但由于其启动与点燃均采用电感式镇流器(不具备AC-DC-AC变频功能)。所以,气体放电发光体的放电发光功率,必然随供电电源的频率,呈正弦波规律波动。  (4)、消除光源频闪技术对策:消除电光源频闪的根本技术对策,是提高驱动电光源发光体发光的驱动电功率频率,使其达到40KHz以上。  相对节能灯而言,消除频闪与频闪效应的技术措施,是提高电子镇流器,交流-直流-交流(AC-DC-AC)变换频率。在电子镇流器,交流-直流-交流(AC-DC-AC)变换频率,达到40千周(KHz)以上时〔CE认证规定40千周(KHz)〕时。节能灯的频闪深度,可限制在5%以下。不再有频闪及频闪效应危害。  关于频闪与频闪效应危害表现,及产生机理。祥见本文献中,<论电光源频闪效应的危害性及改进对策>一文。  (5)、鉴别节能灯频闪与频闪效应的方法:直观的鉴别工具是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