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二十章祛痰剂
概说
一、概念:
二、适应范围:
痰饮为病
三、分类:
有形:以咳嗽为主证,病在肺
无形:病在胸膈、胃肠、四肢等处
五、注意事项:
。
。
,慎用燥烈之品。
,慎用滋腻之剂。
四、组方要点:
。
。
。
第一节燥湿化痰
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解:半夏15g 君
橘红15g 臣
燥湿化痰
理气燥湿
茯苓9g 佐
健脾利湿化痰
使
调药,和中,润肺
生姜7片佐
助半夏燥湿化痰,解半夏毒
乌梅1个佐
收敛肺气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
肢体倦怠,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滑。
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方解:二陈汤去乌梅,加竹茹,枳实,大枣
半夏10g 君
燥湿化痰
竹茹10g 臣
清胆和胃,止呕除烦
橘皮15g 佐
理气和胃
枳实10g 佐
佐
健脾利湿
功用: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胆怯易惊,虚烦不宁,
失眠多梦,呕吐呃逆,癫痫等证。
甘草5g
使
调药和中
清气化痰丸录自《医方考》
方解:胆南星8g
君
清热化痰
瓜蒌仁5g
臣
清肺化痰
枳实5g
佐
下气消痞
功用: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主治:痰热咳嗽。痰稠色黄,咯之不爽,胸膈痞闷,甚则
气逆呕恶,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第二节清热化痰
黄芩5g
臣
清肺泻火
橘红5g
佐
理气宽中
茯苓5g
佐
健脾利湿
杏仁5g
佐
宣利肺气
半夏8g
佐
燥湿化痰
小陷胸汤《伤寒论》
方解:
瓜蒌25g 君
清热化痰,理气宽胸
黄连 5g 臣
清热泻火
功用: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主治:痰热互结证。脘腹痞闷,按之则痛,或咳痰
黄稠,舌苔黄腻,脉滑数。
半夏15g 臣
降逆化痰
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方解:
半夏8g 君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天麻5g 君
平肝熄风
白术15g 臣
健脾燥湿
茯苓5g
佐
健脾利湿
功用:燥湿化痰,平肝熄风
主治:风痰上扰证。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白腻,
脉弦滑。
甘草3g
使
调药和中
第五节化痰熄风
橘红5g
佐
理气化痰
生姜、大枣
调和脾胃
第二十一章消食剂
概说
一、概念:
二、适应范围:食积
三、分类:
四、注意事项:
,酌用消与补。
,正确运用消与下。
,纯虚者禁用。
第一节消食化滞
保和丸《丹溪心法》
处方:山楂20g 君
神曲15g 臣
消食,善消肉积
消食健脾,善消酒积
莱菔子10g 臣
消食理气,善消谷积
消各种食积
半夏15g 佐
和胃止呕
陈皮10g 佐
理气消食
茯苓15g 佐
利湿健脾
连翘10g 佐
清热,散结
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食积。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吐,
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
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
处方:大黄15g 君
攻积泻热
枳实10g 臣
行气消积
神曲10g 臣
消食和胃
黄连6g
黄芩6g
佐
清热燥湿
茯苓6g
泽泻4g
佐
利湿止泻
白术6g
佐
健脾燥湿
功用:消食导滞,清热祛湿
主治:湿热食积。脘腹胀痛,下痢泄泻,或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沉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