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战争与革命
十月的炮响
的月日午夜,俄国第一大海港城市彼得格勒乌云漫天,
寒风呼啸,夜黑如墨。从城郊看去,本该万籁俱寂的彼得格勒城区,这
时忽然人声鼎沸,火光映天,不时夹杂一两声枪响,划破夜空。
在这不寻常之夜,城郊小街上出现了一高一矮两个身影,高个子工
人装扮,穿一件短大衣,走在前面引路。矮个子裹一件长大衣,戴一顶
俄国随处可见的鸭舌帽,头上还缠一条白绷带,连脖子带脸整个包严,
风丝不漏。这矮个子看去似受重伤,却紧随高个子前进,行动依然十分
敏捷。二人沿街巷疾走如风,行色匆匆。前面的虽然身材高大粗壮,行
动却十分敏捷,眼神中处处透露出杀手才有的机警。二人潜行约一个小
时,来到纵贯城区的涅瓦河大桥桥头。桥边马路上熙熙攘攘挤满了行人,
两名忠于俄国资产阶级政府的士官生,横枪拦在桥上,检查证件,阻遏
通行。高个子见盘查严格,想改道过桥。矮个子却不动声色,悄悄鼓动
众人说:“我们干了一天活,哪有时间在这里傻等,冲过去吧!”众人
一听此言,觉得有理,一拥而上,纷纷挤过士官生设的岗哨,士官生顾
此失彼,急得乱骂娘,也不敢开枪。值此混乱之际,矮个子一拉高个子,
二人手拉手乘乱快步冲过岗哨,抢过大桥,钻入夜幕中。
二人前后相随,又紧赶一程,来到市中心的斯莫尔尼宫,高个子暗
松了一口气。矮个子却一把撕开缠在脖子上的绷带,仰天哈哈大笑。这
个矮个子便是俄国最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列宁,高个子是他的警卫
员瓦西里。列宁和瓦西里来到斯莫尔尼宫时,这里已是人来人往,灯火
通明,气氛异常热烈而紧张。列宁快步走进一个大房间,与几个熟人打
过招呼,又匆匆交谈一阵,然后发出了一道影响俄国命运的著名命令。
几百名候在走廊里的便装联络员衔命出发,迅速消失在漆黑的大街小
巷,随之而来的是几百支工人、士兵、水兵组成的队伍,高擎火炬,携
枪带刀,冲出工厂、兵营和居民区,分头奔向火车站、电报局、警察局
等资产阶级政府控制的要害部门。十月革命正式发动。
十月革命前,俄国由沙皇统治,既贫穷又落后,工人农民过着饥寒
交迫,暗无天日的痛苦生活。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沙俄不顾
人民死活,征调几百万大军开赴前线,却迭遭失败。俄军在对德奥两国
作战中死伤几百万。后方更是田地荒芜,百业凋零,家家戴孝,户户含
悲。列宁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利用俄国人民的不满情绪,提出变帝国主
义战争为国内革命战争的口号,在年月发动革命,推翻了沙皇统
治。但是,革命成果却被狡猾的资产阶级篡夺。二月革命后建立的资产
阶级临时政府,继承沙皇的国内外政策,继续投入几百万新的军队,在
前线与德奥军队作战,同时又在后方血腥镇压革命群众。俄国人民的处
境在二月革命后没有一丝一毫改进。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忍无可忍,决
定发动无产阶级革命。布尔什维克党党员们纷纷响应列宁的号召,深入
工厂车间以及前线战壕,向工人发表演说,与前线士兵联欢,向他们宣
传布尔什维克的革命理想。经过几个月艰苦的宣传组织工作,彼得格勒
几十万工人和军队纷纷转向革命,前线水兵和士兵也成团成师地倒向布
尔什维克。革命时机日益成熟。经过认真讨论,布尔什维克党根据列宁
的提议,决定在月日发动彼得格勒总起义。
列宁的总起义命令下达后,彼得格勒全城几十万工人、水兵、士兵,
分成数以百计的小队伍,分头扑向各目标,夺取资产阶级政府军控制的
火车站、电报局等要害部位,迅速占领全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属的
反动军队慑于起义军声威,望风披靡,纷纷缴械投降。临时政府的一群
资产阶级部长老爷,见势不妙,由一个妇女突击营和两违反动士官生护
卫,仓皇逃进沙皇昔日的行宫冬宫,依托冬宫的高大建筑,筑起街垒,
架起机关枪,企图负隅顽抗,以待增援。成千上万的起义军战士,追歼
残敌,来到冬宫,团团围困住敌人在彼得格勒的这处最后据点,等待总
攻命令。
月日晚,天刚擦黑,列宁下达了一定要夺取冬宫的最后命令。
泊在涅瓦河上,尼古拉桥下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起义水兵,立即
给舰上巨炮装上教练弹,瞄准冬宫,连发三炮,一炮击中冬宫前庭,两
枚炮弹落在冬宫前的广场上。随着轰轰隆隆三声炮响,在冬宫外面等候
已久的起义军战士,杀声连天,从各个宫门涌入宫内,沿着冬宫级
洁白的云石阶梯穷追残敌,在个大小房间短兵相接。恶战到午夜,
终于占领冬宫,把胜利的红旗插上冬宫高耸入云的尖顶,临时政府的
名资产阶级部长们,吓得面如土色,浑身筛糠,与护卫他们的士官生和
妇女营一起,束手就擒。在冬宫战斗中,一共只有人死亡, 人受伤。
十月革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黑衣女杀手
年月日下午,俄国米赫尔逊工厂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