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世界现代史教案43.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世界现代史教案43.doc

上传人:xwhan305 2015/12/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世界现代史教案43.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章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教学目标
1、了解大清洗运动的教训。
2、理解高度集中体制的形成和评价。
3、掌握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重难点
重点:新经济政策。
难点:高度集中体制的评价。
本章内容提要
无产阶级政权建立之后,苏联又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本章主要反映了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基本过程及其经验教训。在经济制度方面,经历了两大转折,即20年代初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和20年代末从新经济政策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转变。
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完成了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双重任务,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和世界第二位。但也存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不平衡、重产量、轻质量、高积累等问题。三十年代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斯大林模式”。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等原因导致了三十年代“肃反运动”的发生。认真探讨和总结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节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一、实施背景
1921年苏俄的国内形势。
第一,经济遭受战争破坏。
连年战争使苏俄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日用物品严重缺乏,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第二,经济破坏造成严重的政治后果。(工人、农民和士兵的不满)
由于缺乏粮食和原料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许多工人迫于饥饿,离开工厂跑回农村。工人阶级队伍涣散,农村形势更为严峻,广大农民不肯再接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他们强烈反对余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农民的不满影响到军队,1921年2月,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基地喀琅斯塔得发生水兵兵变,被迅速平息下去。可是,苏维埃政权的处境仍十分危急。列宁说:“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二、内容
在这种形势下,1921年3月列宁主持召开俄共(布)“十大”,制定了新经济政策。
列宁在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根据列宁的报告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从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新经济政策包含多方面、多层次的广泛内容,它是在探索过程中逐步制定,不断完善的。
第一,农业方面: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收集制大为减少,1921~%。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
第二,工业方面: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国家把一部分小企业发还原主经营,又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合作社或个人。这些租让和租借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监督指导。遵守苏维埃法令,按期交纳租金和一定比例的利润,到期把企业完好地交还苏维埃国家。
第三,流通方面(商业方面):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1921年5月通过关于交换的法令,宣布实行产品交换。后因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