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9月至2011年7月期间采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的26例黄疸新生儿患者。随机将26例黄疸新生儿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如果患儿为轻中度患者,血清没有达到光疗的标准,则给予苯巴比妥以及尼可刹米药物;达到或者接受近光疗标准的患儿,可进行双面蓝光治疗;如果感染严重可给予适量的抗生素药物。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并进行茵栀黄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了92%。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了77%。结论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退黄疗效确切,建议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茵栀黄注射液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现象之一,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生理性黄疸以及病理性黄疸。其中,病理性黄疸如果严重的话,可导致核黄疸,甚至会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可见,减轻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预防病理性黄疸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9月至2011年7月期间采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的26例黄疸新生儿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26例黄疸新生儿患者中,男12例,女14例。自然分娩患儿16例,剖宫产患儿10例,都是接受单纯的母乳喂养。其中,黄疸出现时间分布如下描述:24小时之内的患儿有2例;2至6天的患儿有9例;7天至14天的患儿有7例;15天至30天的患儿有8例。
随机将26例黄疸新生儿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是A组及B组。其中A组为治疗组,进行茵栀黄注射液治疗。B组为对照组。两组在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
B组治疗方法: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如果患儿为轻中度患者,血清没有达到光疗的标准,则给予苯巴比妥以及尼可刹米药物;达到或者接受近光疗标准的患儿,可进行双面蓝光治疗;如果感染严重可给予适量的抗生素药物。
A组治疗方法: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并进行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治疗五天后复查胆红素值。
显效:经过5天治疗后,患儿的黄疸明显消退,。
有效:经过5天治疗后,患儿黄染的皮肤有了大面积消退,。
无效:经过5天治疗后,患儿黄染的皮肤消退并不明显,胆红素检测值大于171mol/L。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患儿有10例,有效患儿有2例,无效患儿有1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2%。
对照组显效患儿有6例,有效患儿有4例,无效患儿有3例,总有效率达到了77%。
总之,本组病例均为有各种原发疾病,运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过程中,虽有几例患儿出现过敏性皮疹及胃肠道反应现象,但未影响整体治疗。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属于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症状,是由于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比如:肝前阶段胆红素过多、肝脏阶段肝脏摄取胆红素的功能低下以及胆汁排泄功能不足等都可能会导致新生儿黄疸。而中医则认为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母体素蕴湿热邪毒而造成的,小儿由于脏腑娇嫩不能够及时疏泄,以致湿热之邪滞留在体内出现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