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稻瘟病的防治技术.doc

格式:doc   大小:5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稻瘟病的防治技术.doc

上传人:yzhluyin9 2019/8/20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稻瘟病的防治技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稻瘟病的防治技术稻瘟病的防治技术稻瘟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稻区,我国南北稻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它发病的轻重因年份、地域而不同,当抽穗期遇到低温或阴雨连绵时往往发生严重。给水稻生产带来严重危害,是让农民非常头疼的一种水稻病害。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颈瘟、叩头瘟。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稻瘟病病原为真菌半知菌中的无性态灰梨孢菌,分生孢子呈洋梨形,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对低温和干热有较强的抵抗力,这种病菌的寄主有水稻、马唐。稻瘟病一般可以造成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甚至颗粒无收。 一、   稻瘟病的为害症状 了解了以上这些,那稻瘟病有哪些危害症状呢?咱们一起来看一下。(一级标题:稻瘟病的为害症状) 稻瘟病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中都可以发病,由于发病时期和受害部位的不同,稻瘟病的症状可以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 1、苗瘟是由种子带菌引起的,通常发生在幼苗2~3叶期,秧苗变黄卷曲枯死,基部黑褐色,上部黄褐色,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灰色霉层。 2、叶瘟在三叶期到穗期都可以发生,由于天气条件的影响和品种抗病性的差异,叶上病斑的形状、大小和色泽有所不同,分4种类型。 ①慢性型。是稻瘟病的典型症状特征,病斑呈梭型,两端常有沿叶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边缘褐色,中间灰白色,外围有黄色晕圈。潮湿时背面常有灰绿色霉层。叶上病斑多时,可连接形成不规则大斑,发病重的叶片枯死。 ②急性型。发病品种的叶片常产生暗绿色近圆形至椭圆形的病斑,正反两面都有大量灰色霉层,这种病斑是大流行的先兆,但如果天气转晴,湿度小,可转为慢性型病斑。 ③褐点型。多在气候干燥时抗病品种上产生,呈褐色小点,不产生孢子,没有霉层。 ④白点型。多在发病品种上部嫩叶上出现,呈圆形白色小点,没有霉层。 3、节瘟。稻节受害后变成黑褐色,凹陷,病部容易折断。 4、穗颈瘟:病菌侵染穗颈和枝梗会形成穗颈瘟,穗颈和枝梗发病后变褐色,发病早而重的穗子枯死呈白穗,发病晚的秕谷增多。 5、谷粒瘟:稻粒染病后常形成谷粒瘟,在谷粒的护颖、颖壳上产生黑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点。谷粒瘟增加了种子的带菌率,是苗瘟的重要初侵染源。 二、   稻瘟病的发生因素 了解了稻瘟病在各个时期的危害症状后,也许您要问了,哪些因素更容易导致水稻发病呢? 先来看一下寄主抗性 1、寄主抗性: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四叶期至分蘖盛期和抽穗初期最易发病。就组织的龄期而言,叶片从40%展开至完全展开后的2天内最容易发病。穗颈以始穗期最容易发病。 环境也是影响水稻发病的重要因素 2、环境因素:在气象因素中温度和湿度对发病影响最大,适温高湿,有雨、雾、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发病。气温在20~30℃,尤其在24℃~28℃,阴雨天多,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容易引起稻瘟病严重发生。 接下来再来看一下栽培方面的因素 3、栽培因素: ①随着旱育秧面积扩大,苗期稻瘟发病率有成倍增长的趋势,由于旱秧覆盖薄膜后,提高苗床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稻瘟病的滋生和漫延。 ②大面积种植发病品种,如果气候适宜,病害就会大流行。汕优2号、D优63大面积单一种植,严重丧失了抗性,造成病害大流行。 ③水稻偏施氮肥,稻株徒长,表皮细胞硅化程度低,容易被病菌侵染。 三、   防治稻瘟病的方法 既然稻瘟病危害这么严重,那么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对它进行防治呢?先来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