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训练手册一、指导思想修订《手册》是在总结兄弟学校创建市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综合性辅导(包括心理辅导)、自主性参与训练、指导性评价管理等环节,提高教育的科学性、时代性、自主性和实效性。通过读一读、背一背、议一议、做一做、评一评等学习形式,把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搞得更扎实、更有效,为形成“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事,成好人”的良好学风,达到“会学会玩,能说能干,多才多艺,和谐发展”的目标作出更大贡献。二、训练内容(一)起床“一日之计在于晨。”起床规范的关键是一个“快”字。它是新一天生活的开始,精神振奋、动作迅速而不懒散疲沓(尤其是冬季寒天),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对一整天的学习、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听起床铃声响立即起床,不拖拉。,个人洗理和寝室值日工作交错有序,避免拥挤,提高效率,包括开窗通风、平整床铺、漱洗着装、衣物放置到位等各行其事。,准备进餐厅就餐。、卫生间的整洁卫生工作;擦拭(床档、橱门、窗台、面盆镜台等)、排放(个人洗漱用品、鞋子)、检查并加工床铺的平整、扫地、拖地板(拖把或抹布拧干不过湿)、冲刷厕位,最后检查关好门窗(如需通风或接受生活老师检查,则按规定打开)。(二)洗理一夜休养,吐故纳新,应有崭新形象。而每天的起床漱洗和着装就是最初塑造个人和集体的新形象。洗理的规范、质量效益,与操作技能、卫生习惯、责任意识、合作精神等有关,与对文明形象标准的认识有关。因此,洗理规范的培养,体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依规格、顺序整齐折叠,枕头、被等放置到位,并稍加平整(包括床单),按照“学生公寓管理六条线”的标准摆放到位。、洗手(留意指甲不长且无污垢)、洗脸、梳头(清晨洗理时间紧,户外气温又低,一般不洗头)。节约用水(随用随开,水流量适当,防止溅出面盆),并按规定,顺手逐一将杯子、牙刷、牙膏、毛巾等物排放整齐划一。。换洗衣服和鞋子放置到位,橱内物品摆放整齐。,清点数目。端好洗衣水桶,不着地拖拉。(三)穿着衣着是人类生活之基础和必需,也是人类进化标志。服饰已成为文化,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穿着的第一功能是保护身体:御寒保暖、防湿防晒、卫生保健,第二功能是美学价值,此外还有礼仪意义、集体意识等。故而,穿着自主,又必须顺乎自然,规于社会。学生穿着也是学生社会化一个重要内容。过分追求新潮时尚、质量品牌和个性化、成人化等,对于学生学习、成长不利。,穿着整齐:翻好衣领,拉好上衣拉链,系好鞋带,整好袖口、裤管,佩带好团徽、红领巾、胸卡、小黄帽(通校生)等标记,备干净手帕或面巾纸。、染发、烫发、化妆、佩带耳环等首饰或挂件,不穿高跟鞋,在宿舍以外公共场所不穿拖鞋、背心(或吊带衫)。、运动鞋,系好鞋带,理空口袋。(四)用餐“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生存的必需条件,是健康之本。饮食文明促进人类进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表现和成果。饮食文明包括饮食科学、饮食文化和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因此,饮食文明不仅是生存和健康的需要,也是精神升华的需要。学生饮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它注重健康科学教育、集体主义和组织纪律教育、责任(对己、对人)和关爱教育、珍惜劳动成果和勤俭节约教育、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等。增进学生饮食健康和修养,于人终身受益。。、餐后洗手(1)细流水冲淋,边搓手,注意防溅水出池,以免地面脏、滑。(2)洗毕,随手关闭水龙头。(3)在池内撒掉手上水滴,防滴水于地。(1)安静、专心用餐,不大声说话或哈哈大笑。(2)不挑食,不浪费。为均衡营养,饭全部食下外,荤素菜尽量吃掉。(3)骨、皮、渣等残弃物置于盘内,不乱吐乱丢。(1)残弃物倾倒入桶,不掉出。(2)餐盘有序(分类、选准)轻放,严禁丢甩。(五)升旗国旗、国歌是国家的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凝聚了先辈们为祖国独立和繁荣昌盛所做的坚持不懈奋斗的心血,也是伟大祖国对每一个公民的深切期望。面对国旗就要不忘国史,面对国旗就要向往未来。因此,升旗是最庄重的仪式,是最重要的礼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自强不息、求实创新的精神洗礼。,不戴帽,立正姿势,队列整齐。(队礼或注目礼),严肃正确,不随意改变标准的立正姿势,严禁升旗时身姿不正、背手或插袋、搔首摸耳、东张西望等随意行为。奏国歌时,认真默唱,升华精神世界;唱国歌时声音响亮,歌词正确,合调合拍。,注意欢迎和致谢的礼节。(六)早读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