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综合实践活动课论文苏少春.doc

格式:doc   大小:60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综合实践活动课论文苏少春.doc

上传人:aluyuw1 2019/8/21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综合实践活动课论文苏少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综合实践活动课论文苏少春“玩中学”-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新教学法江门市江海区外海街道中路小学苏少春[内容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型课程,它是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因此,我们要上好这一门课程,必须用心去探索新教学法,让它真正服务于学生,让学生学有所得,培养学生的能力。老师们的意识及实际操作方法是必须讲究的。“玩”,让学生“玩”有所得。“玩耍”中锻炼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3.“玩”出名堂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关键词]:玩  动手  实践  探究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型课程,它是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因此,我们要上好这一门课程,必须用心去探索新教学法,让它真正服务于学生,让学生学有所得,培养学生的能力。老师们的意识及实际操作方法是必须讲究的。一、寓学于“玩”,让学生“玩”有所得。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那么,我们如何能拨动这根心弦呢?最厉害的武器非“玩”莫属了。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玩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动力,孩子能在玩中激发求知欲和创造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尊重与呵护小学生兴趣、爱好,保护孩子“爱玩”的天性,让孩子能寓学于“玩”。当然,我们要使课程“好玩”,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把它当游戏去玩。让学生享受教育游戏所带来的愉悦,可以使他们的整个身心处于学****游戏的状态:自由、投入和忘乎所以。在“忘乎所以”中不知不觉已经“玩”有所得。如我上三年级综合实践课第二课“岭南佳果”的时候,就跟他们玩了“水果大战”游戏。一听到这个名字,孩子已经先兴奋起来了,都兴致勃勃地准备好各自小组的水果,五花八门的,橙子,苹果,葡萄,石榴……全班一共七个小组,我一声令下“比赛开始,限时二十分钟”孩子就迫不及待动起手来制作水果拼盘,课堂热闹非凡,孩子的制作顺利地完成。完成后每个小组要将水果拼盘的材料、步骤、水果的营养成分一一记录下来。“水果大战”游戏不单让孩子“人人有的玩”,而且“玩有所悟”,悟得不同水果的特点和营养。二、在“玩耍”中锻炼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里清楚地说明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之一“实践性”。这些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具备“会做”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摆在了突出的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就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做,就是要动手去体验,体验生活,体验知识,体验社会。我们提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玩”起来,恰恰就是放手让孩子动手去体验。“玩”,大胆动手,唤起学生的动手热情。 此处的“玩”,不能止步于“游戏”了,更应该是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