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癫痫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概述概念:癫痫发作:是脑神经元过度同步放电引起的短暂脑功能障碍,通常指一次发作过程,患者可同时有几种癫痫发作。癫痫: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疾病,暂时性以及突发性给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带来了很多的困难,那么癫痫患者应该则呢检查确诊呢?学发病率和患病率:在神经科仅次于脑卒中。人群年发病率50/10万~70/10万。患病率约5‰。我国(2001)患病率为7‰,有约900万癫痫患者,活动性癫痫患者600万,每年有65~70万新发患者,难治性癫痫患者至少有150万。病因及影响因素病因:极其复杂1、特发性癫痫及癫痫综合症:可以有遗传倾向,无其他明显病因,常在某特殊年龄段起病,由特征性临床及脑电图表现。并非临床上查不到病因就是特发性癫痫。2、症状性癫痫及癫痫综合症:各种明确的或可能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影响结构或功能(1)、局限性或弥漫性脑部疾病:先天性异常,获得性脑损伤,产伤,炎症,脑血管疾病,颅内肿瘤,遗传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病等。(2)、系统性疾病:缺氧性脑病,代谢性脑病,心血管疾病,热性惊厥,子痫,中毒等。3、隐源性癫痫:较多见,临床表现提示症状性癫痫,但未找到明确病因。4、状态关联性癫痫发作:发作与特殊状态有关,如高热、缺氧、内分泌改变、电解质失调、药物过量、长期饮酒戒断、睡眠剥夺,过度饮水等。发作虽为痫性发作,但除去有关状态即不再发作,故不诊断癫痫。癫痫和癫痫综合症分类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上世纪50~70年代,据病因分为特发性癫痫和症状性癫痫,据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分为大发作、小发作、局限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还有光敏性癫痫、肢痛性癫痫、间脑癫痫、颞叶癫痫等,198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制定了国际通用的癫痫发作分类方案,至今仍在沿用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1981)癫痫发作分类1、部分(局灶)性发作:发作自局部起始(1)、单纯性:无意识障碍,可分运动、感觉(体感或特殊感觉)、自主神经、精神症状性发作。(2)、复杂性:有意识障碍,可为起始的症状,也可由单纯部分性发作发展而来,并可伴有自动症等。(3)、部分性发作继发泛化:由部分性发作起始发展为全面性发作。2、全面(泛化)性发作:双侧对称性,有意识障碍,包括强直-阵挛、强直、阵挛、肌阵挛性发作(抽搐性),失神(典型失神与非典型失神)、失张力发作(非抽搐性)3、不能分类的癫痫发作4、癫痫持续状态几种常见的癫痫综合症1、儿童良性中央颞区癫痫(BRE),又称具有中央-颞部棘波的良性儿童期癫痫。属特发性部分性癫痫。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8个月~13岁发病,5~10岁为发病高峰,男孩较多,常于入睡和醒前发作,70%仅在睡眠时发作。典型发作表现是先一侧口角麻木,继之同侧口、咽、面痉挛性抽动,伴舌部僵硬、言语不能等,偶可扩展至同侧肢体甚至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脑电图可见中央颞区高幅棘尖波。如不治疗10%仅发作一次。治疗可用苯巴比妥睡前口服,2年后可停药,复发者应治疗至14岁。2、儿童良性枕叶癫痫: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5个月~17岁发病,多于4~8岁时起病,可在清醒或熟睡时发作,闪光刺激或游戏机可诱发,发作前先有视觉先兆,如视幻觉、闪光、暗点、视物显大等,随后出现一侧阵挛性发作,可扩展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发作时可见一侧或双侧枕部棘波快速发放。应注意排除枕叶器质性病变,必要时查MRI。治疗可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预后良好。青春期或12岁以前终止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