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肩袖损伤.doc

格式:doc   大小:69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肩袖损伤.doc

上传人:yixingmaoj 2019/8/21 文件大小: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肩袖损伤.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肩袖损伤肩袖损伤疾病概述冈上肌在肩袖中,是肩部四周力量集中的交叉点。因而极易受损。尤其是在肩部外展活动频繁时,由于冈上肌肌腱穿过肩峰下和肱骨头上的狭小间隙,所以很容易受到挤压、摩擦而损伤,产生无菌性炎症或肌腱断裂。其余的冈下肌、肩胛下肌及小圆肌也可同时受到损伤,只不过以冈上肌肌腱的症状比较突出而已。这些肌腱的损伤及无菌性炎症或冈上肌腱的断裂即为肩袖损伤,肩袖损伤后患者常感肩外侧疼痛较甚,外展时疼痛加剧,肩部主动外展受限,肱骨大结节部有明显按压痛。肩袖的肌肉瘫痪时肩关节必显示关节脱位状态。肩袖钙化可以引起肩部疼痛及相应的活动受限。肩袖损伤一般采用手法治疗,但对那些肌腱完全断裂者采用手术治疗。症状体征肩外展痛、肩峰下压痛。诊断检查 、受伤及治疗经过。 ,注意有无肩外展痛、肩峰下压痛。 ,有条件者可行肩关节镜检查。治疗方案 ,将肩固定于外展架上3周。 ,术后外展架固定4周左右。,保守治疗无效,应行肩峰成形术和肩袖修补术。、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其肌腱相互融合成板状联合腱,深层纤维与关节囊相交织,共同抵止于肱骨的大、小结节和部分外科颈,形成以肱骨头为中心的“袖口”样结构,故称“肩袖”,又称“腱袖”或“旋转袖”。肩袖具有悬吊肱骨,稳定肱骨头,协助三角肌外展上臂的作用。肩袖在肩关节活动中具有易伤的解剖弱点,特别是在负重转动肩关节时,它不仅要牵拉肱骨头,维持盂肱关节的稳定,同时又要担负其屈、伸、收、展和环转的重任,使腱袖及其止点处经常处在被紧张牵拉的状态。再加肩袖的部分纤维,尤其是冈上肌肌腱被夹在肱骨与肩峰两个骨性结构之间,外展转肩时极易被磨损,使其成为肩部运动中最易损伤的部位。肩袖肌群在肩关节活动中的主要功能是:冈上肌外展上臂;冈下肌和小圆肌外旋上臂;肩胛下肌内旋上臂。上臂的外展活动主要由冈上肌和三角肌负担,其中外展至30°~60°时,冈上肌收缩牵拉肱骨头贴近肩峰,外展60°~120°时,冈上肌肌腱被夹在空间十分狭窄的两个骨性结构之间,极易发生磨损。外展至120°~180°时,随着肩胛-胸壁关节的转动,肩峰与肱骨头离开,使冈上肌所受的摩擦和挤压得到缓解或消失(此处解释了疼痛弧的机理)。肩胛上神经和腋神经支配肩袖肌群,鉴于腋神经同时支配三角肌,,有肩峰下滑囊(又称三角肌下滑囊),该滑囊与肩袖的浅层相连,保护冈上肌肌腱,防止其在外展转肩时受到肩峰和三角肌的磨擦。肩袖的上方为喙肩韧带,该韧带起自喙突,向外止于肩峰,有约束肱骨头防止向上移位的作用。在肩关节的外展和旋转活动中,上述结构容易与肩袖同时发生损伤。对肩袖损伤的病因有血运学说、退变学说、撞击学说及创伤学说四种主要论点。:肩袖内细胞变形、坏死、钙盐沉积、纤维蛋白样增厚、玻璃样变性、部分肌纤维断裂,有原纤维形成和胶原波浪状形态消失,小动脉增殖肌腱内软骨样细胞出现。肩袖止点(enthesis)退化的表现为潮线的复制和不规则鶒,正常的四层结构(固有肌腱、潮线、矿化的纤维软骨和骨)不规则或消失,或出现肉芽样变这些变化在40岁以下的***中很少见,但随年龄增长呈加重的趋势。Uhtoff等的研究表明了肌腱止点病变(enthesopcethy)的病理特点:肌纤维在止点处排列紊乱、断裂以及有骨赘形成。肱骨头软骨边缘与冈上肌腱止点间的距离——袖沟(sulcus)的退变程度与袖沟宽度成正比。肌腱止点变性降低了肌腱的张力,成为肩袖断裂的重要原因肌腱的退化变性、肌腱的部分断裂以及至完全性断裂在老年患者中是常见病因。“危险区”位于冈上肌腱远端1cm内,这一无血管区域是肩袖撕裂最常发生的部位。尸体标本的灌注研究都证实了危险区的存在,即滑囊面血供比关节面侧好,与关节面撕裂高于滑囊面侧相一致。Brooks发现鶒,。但冈上肌的撕裂发生率远高于冈下肌腱因此除了血供因素外,应当还存健康搜索在其他因素。(impingementsyndromeoftheshoulder)的概念首先由NeerⅡ于1972年提出,他认为肩袖损伤是由于肩峰下发生撞击所致。这种撞击大多发生在肩峰前1/3部位和肩锁关节下面喙肩穹下方。NeerⅡ依据撞击征发生的解剖部位而将其分为冈上肌腱出口撞击征(outletimpingementsyndrome)和非出口部撞击征(non-outletimpingementsyndrome)。他认为95%的肩袖断裂是由于撞击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