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二〇一四年三月编审人员名单庞彦明万照新张蛟侯万军康孝琦王文凯薛李志勇马向荣陈瑞林杨树梅目录安全目标管理制度编制规定……………………………………………4一、安全目标管理制度…………………………………………………6二、安全办公会议制度…………………………………………………8三、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10四、安全检查制度………………………………………………………12五、事故隐患排查制度…………………………………………………15六、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7七、安全投入保障制度…………………………………………………18八、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下井及带班制度…………………………20九、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与使用制度……………………………………23十、矿用设备、器材使用管理制度……………………………………26十一、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29十二、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制度…………………………………………36十三、安全奖罚制度……………………………………………………42十四、入井检身与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46十五、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48十六、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制度…………………………………………49十七、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58十八、职业危害防治制度………………………………………………62﹙一﹚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62﹙二﹚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64﹙三﹚职业危害告知制度………………………………………………67﹙四﹚职业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68﹙五﹚职业危害防治设施管理制度……………………………………69﹙六﹚从业人员防护用品配备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70﹙七﹚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71﹙八﹚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73﹙九﹚职业危害申报制度………………………………………………74﹙十﹚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治疗康复制度………………………………75﹙十一﹚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77﹙十二﹚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79﹙十三﹚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81十九、地测防治水专业制度……………………………………………86﹙一﹚地测防治水专业例会制度………………………………………86﹙二﹚地测防治水生产安全联系制度…………………………………87﹙三﹚地质测量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及奖惩制度……………………88﹙四﹚地测防治水资料、技术报告审批制度…………………………90﹙五﹚地测防治水设备、仪器、工具使用管理及报废制度…………91﹙六﹚探放水制度………………………………………………………92﹙七﹚水害隐患排查、分析、预报、检查制度………………………95﹙八﹚重大水害井下撤人制度…………………………………………96安全目标管理制度规定安全目标管理是通过目标的体系化,组织职工向安全总目标挺进的一种活动形式。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要点:﹙一﹚制定安全目标制定安全目标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级下达的指标,结合环境因素及历史和现实,制定一个通过全体职工努力可以实现的安全总目标。制定安全目标,必须具备:1、明确性。目标要具体明确,既有数量目标(如工伤人数、千人负伤率、百万吨死亡率等),又有形象目标(如达到某先进水平等)。为使全体职工明确努力方向,目标数量不宜过多,要重点突出,体现出本单位的特点。目标期限要适当,不宜过长或过短;2、可行性。目标的高度应根据需要与可能综合确定,既先进又合理,既能鼓励职工的热情,又能通过努力而实现;3、系统性。要充分考虑各队、班组业务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分工协作的关系,使目标具有可分性又有组合性;4、应变性。煤矿生产是地下作业,所处的生产环境十分复杂,经常变化,还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因此,在制定安全目标时,既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以达到促进安全生产的目的。总目标制定后,要逐级提出分目标,这叫目标的展开。通过目标的展开,明确划分各部门及个人的职责范围。分目标由下级提出后,必须经上级纵横协调,综合平稳后确定。﹙二﹚建立管理体系安全目标制定后,要建立管理体系。管理体系,主要是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1、组织体系。运输区和各队设立安全目标管理领导小组,由区、队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有关人员为成员,班组设立安全检查员,从而形成自上而下的专管线,群管成网的安全目标管理网络和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网络;2、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