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我国工业水污染特点及其分布状况实证分析
1 引言
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含有大量有毒物质,由于其成分复杂、在水体中降解缓慢、企业常年持续排放,在流域中往往会形成污染带,对流域中下游地
区产生持续的影响,明确工业废水污染特点与分布状况对提高水污染治理效率有重要意义。
2 国外水污染控制经验
1972年,美国国会以《清洁水法》的修正案对《联邦水污染控制法》作了修订,自此《清洁水法》成为美国控制地表水污染的核心,开始采用以
污染控制技术为基础的排放限值和水质标准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同时要求建设基础设施以实现排放要求[1]。美国《清洁水法》第303(d)条款将水体
点源和非点源污染纳入统一管理范围,如美国路易斯安那州Amite河在对沉淀物实行TMDL控制时,根据浑浊度指标和总悬浮固体指标确定沉淀物
的TMDL指标为64mg/L[2]。1997年起第305(b)条款要求美国各州每两年一次应提供关于地表水状况详细报告[3]。
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便开始对水质自动监测,1991年环境厅经过公害审议会咨询,确定pH和溶解氧的自动监测符合法定方法,水质保全局编印了
《水质自动监测的维护管理和数据处理手册》,为各地方自治体开展水质自动监测提供了技术依据。1999年日本出台了《有效利用民间资金促进
公共设施建设的法律》(即PFI法),允许需要巨额投资的环境自动监测业务采用PFI方式[4]。
在提高公众对水环境保护的监督能力方面,加拿大国家圆桌会议执行了一系列原则来提高加拿大环境与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原则强
调“所有利益相关者”在“自我设计的程序”中“一致通过”从而做出决策[5]。Betsy Kiernan Landre等根据对五大湖42个水污染最严重的地点净化项目公
共参与的实证分析,认为其中对污染治理项目的公众倾向、地方经济条件、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程序的可信性、地方领导的经验、司法的复杂性
是影响公共参与成功与否的关键[6]。
3 我国工业水污染特点分析的指标与方法选择
(1)工业水污染特点分析的指标选择
工业产业范围广泛、产品多样、加工原材料各异、生产工艺众多,因此不同行业都制订了针对本行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包括:船舶制造业
的GB4286,海洋开发石油工业的GB4914,纺织品加工和印染业的GB4287,肉制品加工行业的GB13457,钢铁加工行业的GB13456,磷肥加工
行业的GB15580,氢氧化钠等加工行业的GB15581,氨加工工业的GB13458,有关火药、,,
,柠檬酸加工的GB19430,味精加工的GB19431,啤酒加工的GB19821,煤炭加工的GB20426,皂素加工
的GB20425,杂环农药加工的GB21523,电镀生产的GB21900,羽绒加工行业GB21901,合成革加工等行业的GB21902,合成造药
的GB21904,提取药加工行业的GB21905,中药加工的GB21906,生物制药的GB21907,制剂加工的GB21908,糖类加工的GB21909,纸浆等
生产的GB3544。
对于工业水污染状况评价指标,应以水污染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和工业各行业的排放标准为基础,考虑到工业水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