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锅炉设计说明书.doc

格式:doc   大小:268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锅炉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19/8/22 文件大小:2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锅炉设计说明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480t/,与150MW抽汽汽轮机组匹配。 D1 480t/h过热蒸汽压力 P1 (表压)过热蒸汽温度 t1 540℃再热蒸汽流量 D2 423t/h再热蒸汽压力 P2(进/出) (表压)再热蒸汽温度 t2(进/出) 375/540℃给水温度 tgs 248℃排烟温度 Qpy 144℃预热器进口风温 trk 20℃预热器出口风温 tr 323℃锅炉计算效率η %%%%%%%%%35..arKJ/kg23600HGIDT℃1300ST℃1320FT℃1360灰渣特性SiO2%%%%%%+%,平衡通风,冂型露天布置,四角切园燃烧。固态排渣方式,全钢双排柱构架,锅筒布置在锅炉上前方,距前水冷壁中心距2770mm,锅筒标高为45450mm。炉膛正方形(,),其宽深度比为1:1,炉膛四周由Φ60×6mm节距为80mm的光管与扁钢焊接而成的膜式水冷壁。炉膛上部布置有6片前屏过热器,紧挨着前屏过热器后布置有16片后屏过热器,在后屏的后面,折焰角上方布置有108排对流过热器。尾部对流烟井总深为8m,宽度与炉室相同,由隔墙省煤器分隔成前后两个烟道,即主烟道(后)深5500mm,布置有低温再热器。旁路烟道(前),深2500mm,布置有旁路省煤器,在其下方布置有烟气旁路调节挡板。高温再热器布置在水平烟道内,上述部件均为悬吊式,自由向下膨胀。在旁路省煤器和低温再热器下面依次布置了第二级管式预热器,主省煤器和第一级管式预热器,其受热面搁置在后钢架上,在第二级管式预热器上方设置波形胀缩节,以补偿上方悬吊和下方搁置之间的相对膨胀。采用管式空气预热器立式布置,布置于炉后。本锅炉固态排渣设计,能适应水封刮板式捞渣机的连续排渣要求,水封式密封结构,炉墙采用轻型敷管式炉墙。炉膛部份布置有28只吹灰器,后烟井布置有10只固定式吹灰器。,壁厚为95mm,材料为BHW35,锅筒筒身长度为14240mm,总长度为16070mm。锅筒正常水位为锅筒中心线下150mm,最高和最低水位距正常水位±50mm。锅筒内部装置由旋风分离器、给水清洗孔板、顶部均流孔板组成,旋风分离器直径为Φ315mm共布置56只,与各分段连通箱连通,旋风分离器进口装有导流板,以提高蒸汽分离效果,单个分离器的平均蒸汽负荷为9t/h左右,旋风分离器上方布置有清洗孔板。汽水混合物由52根Φ159×16的管子从水冷壁引入锅筒。锅炉给水由12根Φ133×12的管子从省煤器引入锅筒。50%的给水作为清洗水,另50%的给水直接进入大直径下降管,可有效降低锅筒上下壁温差。饱和蒸汽从锅筒顶部引出经14根Φ133×12的管子引入炉顶过热器。锅筒下部设有四只Φ426×36的大直径下降管管座。在锅筒两端布置二只口径为DN3″的弹簧安全阀,在锅筒上还布置有排污,加药,紧急放水和升停时需要用的再循环管等管座及水位表,水位平衡容器。锅炉给水和蒸汽品质符合GB/T12145—1999《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的规定。,,其宽深比为1:1,,四周由Φ60×6,节距为80mm的光管与扁钢焊接而成的膜式水冷壁所组成,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减少炉膛漏风,并使炉墙结构简单。锅筒下部有四根Φ426×36mm的大直径下降管,汇集的炉水经过分配集箱到52根Φ133×12mm下降管,进入水冷壁14个循环回路的14只下集箱,又经Φ60×6的水冷壁管吸热成汽水混合物,上升到水冷壁上集箱,再经52根Φ159×16的汽水引出管进入锅筒。后水冷壁上部由分叉管分为二路,一路折向前组成折焰角,使出口处形成缩口;消除炉膛内气流的寄生涡流,改善气流在炉膛内的充满程度和炉内空气动力特性,使炉膛出口烟气混合均匀。另一路垂直上升,起悬吊作用,为使两路的管子均能安全可靠地工作,在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