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模块十六结核病患儿的护理
任务3 粟粒性肺结核
复习提问
?
原发型肺结核
?
哑铃双极影
案例
患儿男,于1天前突然高热,℃今日出现寒战、盗汗、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咳嗽、气促和发绀等,肺部可闻细湿啰音,问诊:小儿近期曾患麻疹,检查X线片示:大小一致、分布均匀的粟粒状阴影,密布于两侧肺野,初步诊断:小儿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思考:
该患儿最重要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具备为发热患儿物理降温的能力;具备为并发惊厥患儿进行止惊的能力。
:掌握小儿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的病因及典型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的表现,并掌握治疗原则、常见护理诊断及主要护理措施。
:具备对粟粒性肺结核患儿病情评估的能力;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临床护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沟通表达的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具备为患儿制定健康指导方案的能力。
一、概念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或称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是结核杆菌经血行播散而引起的肺结核,常是原发综合征发展的后果,主要见于婴幼儿。
二、病因
年龄幼小,患麻疹、百日咳或营养不良时,机体免疫力低下,特别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易诱发本病。
发病时间:多在原发感染后3~6个月以内发生。
三、临床表现
,婴幼儿多突然高热(39~40℃)。呈稽留热或弛张热,部分病例体温可不太高,呈规则或不规则发热,常持续数周或数月。
、盗汗、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咳嗽、气促和发绀等,肺部可闻细湿啰音,易被误诊为肺炎。
、淋巴结肿大等,临床上易与伤寒、败血症等混淆。
、食欲不振、消瘦、倦怠等被误诊为营养不良。
四、辅助检查
~3周后胸部摄片可胸部摄片可发现大小一致、分布均匀的粟粒状阴影,密布于两侧肺野。透视一般不能发现。
(1)结核菌素试验可呈假阴性。(2)痰或胃液中可查到结核杆菌。
五、治疗原则
,常采用INH配以RFP、SM及EBM,总疗程1年半以上。
,在有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激素,常用泼尼松每日1~2mg/kg,疗程1~2个月。
六、护理诊断
:脑膜炎
七、护理措施
(一)维持体温
监测体温,观察体温变化,体温过高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和水分。
(二)改善呼吸功能
,温度在18~22℃,湿度50%~60%左右。
,以减少氧的消耗。
,拍击背部,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凡有呼吸困难、喘憋、口唇发绀等情况应立即给氧。
(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体温、呼吸、脉搏及神志变化,如出现烦躁、嗜睡、头痛、呕吐、惊厥等脑膜炎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
八、健康教育
,全程、合理用药,指导家长观察病情和药物副作用。
,保证休息,病情允许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供给充足的营养。
,以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