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发布 六大问题七大趋势精编版.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发布 六大问题七大趋势精编版.doc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19/8/23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发布 六大问题七大趋势精编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发布六大问题七大趋势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发布六大问题七大趋势详解2010-07-2111:217月20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20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报告称,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提高和应用普及,国民阅读****惯和环境的明显变化,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在短短几年内产值突飞猛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呈现出以产值屡创新高,手机出版异军突起,电子阅读器风生水起,数字出版赢利模式不断创新等的发展特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突出特征发展势头强劲,产值屡创新高据统计,,%,产业增长率继续保持高增长速度。其中数字期刊收入6亿元,电子书收入达14亿元,数字报(网络版),,,手机出版(包括手机音乐、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手机阅读)则达到314亿元。网络游戏、网络广告和手机出版成为数字出版产业名副其实的三巨头。近几年来,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一路高歌。据统计,2006年数字出版产业达213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55%,大大高于其他行业增长率,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数字出版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手机出版异军突起,产值接近“半壁江山”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从单纯的通信工具,向移动媒体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数字出版向无线移动、个性化按需定制和跨媒体出版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从世界范围看,手机出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虽然中国手机出版起步较晚,但由于移动通信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收费模式,使得手机出版的赢利水平后来居上,已经成为规模最大的数字出版类型。手机阅读已经成为在线阅读的主要方式,NIC)年初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以目前***,未来手机阅读用户增长量潜力巨大,前景无限,这也无疑将对手机出版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已建立了的手机阅读基地,大大加快了手机出版的发展步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已经有一些出版物选择了在手机发布、甚至优先于出版首发。80后作家郭敬明最新作品《:虚铜时代》在手机上发布不到一个月,就有600万次点击。第二,打造了一种全新的图书发行模式。新出的书先在手机阅读平台上首发,出版机构再根据用户订阅的市场反应,及时调整实体书的发行策略,这可以解决高库存问题。第三,手机阅读基地也加大了出版产业链各方的合作,目前已同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浙江出版集团、中信出版社、盛大、方正、新浪等30多家优秀的内容提供商开展合作。数字技术加快创新,阅读终端不断升级科技创新及应用是数字出版发展的根本动力。近两年来,以搜索引擎、移动终端、电子阅读器等为主的数字出版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阅读终端产品不断升级,新型阅读方式不断涌现。在移动终端方面,以Symbian(赛班)和WindowsMobile(WM)最新版移动操作系统支持的智能手机,以及苹果公司等推出的基于新型移动操作系统的手机,如iPhone3G、3GS等,不仅备受手机制造商和移动运营商关注,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完备的体验。2009年被称为“电子书元年”,在国外,亚马逊在美国推出的电子阅读器销售了约50万台,加速带动了自身网上书店数字化图书的销售。在国内,随着电子阅读器市场的日益火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身于电子阅读器产业。这终于使电子阅读器由市场上的“亮点”转变为“热点”。不仅汉王科技推出“电纸书”,方正集团联合卓望推出了“文房”阅读器,天津津科推出“翰林”阅读器。而且还有易博士、博朗、易迪欧等也推出了各自的电子阅读器产品。同时,以联想、纽曼、华旗等为代表的一批IT企业也涌入市场,就连经营主业为通信的中国三大运营商也已经或计划杀入电子阅读器领域。***已于2009年5月联合汉王科技、华为等4家国内电子阅读器生产厂商,推出了G3电子书阅读器。政策引导加强,监管力度加大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撑与引导,根据出版传媒产业的特点,政府始终是我国数字出版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主要推动力。2009年,政府部门根据数字出版业的特点,进行了强有力的监管。第一,针对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秽色情及低俗信息,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中央9部委部署专项整治活动,有效地净化了网络环境,保证了数字出版产业内容生产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第二,加强了对网络游戏的前置审批和进口网络游戏审批的管理,实现了网络游戏依法审批的良好开端,有利于解决长期以来在网络游戏管理中存在的“自设审批、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