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2
文档名称:

宏观经济学.ppt

格式:ppt   页数:5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宏观经济学.ppt

上传人:幻影 2015/12/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宏观经济学.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主要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意义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
本书的体系安排
第 1 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
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微观经济学:
以单个企业或家庭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供求行为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
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
2

研究内容之一:长期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
增长源泉: 劳动人口增长、人均劳动生产率增长
研究内容之二: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
商业周期的不同特征、各种对周期波动的解释
研究内容之三:失业(Unemployment)
基本概念:有劳动能力并寻求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现象
度量方法:失业人口除以总劳动人口
研究内容之四:通货膨胀(Inflation)
基本概念:一个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
产生原因:发行货币过量、投资消费需求过旺、工资等成本上升
研究内容之五:国际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y)
封闭经济、开放经济
通货膨胀在国与国之间的传导
外贸盈余与赤字对一国就业与财政的影响
研究内容之六: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由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所组成
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的控制下如何决定和调整;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增长速度
3
1978年以前,失业和通膨都是隐性的;改革开放后,失业和通膨成为中国宏观经济中的一对主要矛盾。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年=100) 城镇登记失业率(%)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失业与通货膨胀
95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00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00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我国的经济增长与波动
增长源泉
劳动人口增长
人均劳动生产率增长
4
1979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一个十分重要的
变化就是对外开放度不断扩大。
年份
进口
出口
外国直接投资
1980



2001



单位:亿美元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对外开放
5
现代宏观经济学将整个经济活动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对经济系统总体行为的分析,研究一国经济的总体趋势。换言之,它研究总量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内在关系。如总产出、总就业水平和平均物价水平的决定因素以及国际收支或汇率的变化如何影响这些总量。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 在的意义
宏观经济预测
宏观经济分析
宏观经济研究
6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 与方法之争
7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
重商主义
古典经济学
庸俗经济学
新古典综合派
(15c 初-17c)
(17c 中-19c初)
(19c 初-20c30 年代)
(20c30 年代- )
<工场手工业前>
<工场手工业>
资本主义发展
资本主义高级
前史
资本主义初
阶段
阶段
各种价值理论
劳动价值理论
看不见的手
批封建社会
边际效用价值理论
无政府主义,自由竞争
鼓吹资本主义社会
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政府干预
三次修改
(张伯伦等)--个量问题
--总量问题

和一般均衡--个量问题
萨缪尔森
组装




70 年代
滞胀
货币主义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供给学派
8
古典宏观经济模型<边际分析法>
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
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
凯恩斯模型
产品市场的均衡
货币市场的均衡
劳动市场的均衡
新古典综合派
AD曲线(凯恩斯的)
AS曲线(工资刚性)
菲利普斯曲线
宏观
经济
政策
解释
经济
运行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
9
人物简介:Milton Friedman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研究领域:
消费
货币史与货币政策
稳定性政策的混合使用
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研究领域:
理性预期
货币中性理论
转型经济分析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