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大连市旅游条例(草案).doc

格式:doc   大小:50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连市旅游条例(草案).doc

上传人:iris028 2019/8/24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连市旅游条例(草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连市旅游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辽宁省旅游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适用范围】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旅游活动,为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经营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发展原则】本市旅游业发展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突出滨海度假、现代城市休闲和近代历史文化旅游相结合的特点。第四条【政府职责】本市及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建立健全旅游综合协调机制,成立旅游综合协调机构。研究制定本市和重要区域的旅游发展战略,统筹跨行业、跨地区的旅游资源规划和利用,协调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强旅游市场的综合监督管理工作。第五条【行业组织】旅游行业组织应当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公平竞争,维护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开展行业交流协作和信用体系建设,制定行业经营规范和服务标准。第二章旅游规划与促进第六条【发展规划】本市及区市县旅游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编制本行政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区市县旅游发展规划和重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专项规划应当符合全市旅游发展规划的要求,编制时应征求市旅游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意见。本市和区市县旅游主管部门可以对本辖区申请建立旅游项目的立项、规划、设计、开放等提出意见,对在建旅游项目提供咨询、指导。第七条【规划衔接】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海洋功能区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与生态和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符合风景名胜区规划。国土资源、规划、文化、农业、林业、水利、交通运输、经济和信息化等部门在编制与旅游业发展相关规划时,应当征求旅游主管部门的意见。第八条【资源普查】本市及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的旅游资源普查、评估工作,要注重对滨海旅游、海岛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等资源的调查,建立旅游资源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旅游资源开发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利用自然资源开发的旅游项目,应当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历史建筑以及历史人文资源等开发的旅游项目,应当保持其民族特色、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涉及文物保护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第九条【规划执行情况评估】本市及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旅游、规划等方面的专家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定期对本级政府及其部门编制的旅游发展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的执行情况及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估,并向社会公布。第十条【产业融合】本市及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推进工业、农业、渔业、商业、体育、科技、文化、教育和卫生等社会资源的开发,实现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发展海洋海岛旅游、海上观光旅游、邮轮游艇旅游、通用航空旅游、乡村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推动休闲度假旅游与观光旅游共同发展。第十一条【发展资金】本市及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把旅游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本市及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安排相应资金,用于促进本地旅游业的发展。本市及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旅游产业发展建设,拓展旅游投融资渠道。第十二条【宣传推广】本市及区市县人民政府统筹组织本地的旅游推广。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制订本辖区旅游形象宣传计划,借助各类媒体和国内外旅游展会、节庆活动等,加强城市形象和旅游产品的境内外宣传,推广“浪漫之都、时尚大连”的城市旅游形象。本市旅游主管部门应当依托本市旅游资源,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合理编制适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线路,向社会广泛推介。第十三条【交通服务体系建设】本市及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旅游业发展需要,统筹安排通往旅游景区的交通项目,合理规划建设旅游集散中心、中转站、旅游客运专线、自驾车营地、通往景区道路及指示标识等交通设施,大力发展由市区通往主要旅游区域的公共交通专线、旅游观光专线。各主要旅游区域内部要结合实际建立旅游中转支线网络。第十四条【酒店费用】宾馆酒店实行与一般工业企业相同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和排污收费标准。第十五条【节能减排扶持】本市及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倡导宾馆酒店、旅游景区等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并对绿色酒店、生态景区建设给予政策扶持。第十六条【地工商品】本市及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鼓励研发设计和生产经营有地方特色、景区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支持相应的工业品、农产品、食品、艺术品等向旅游商品转化。第十七条【公共服务体系】本市及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旅游信息、咨询、救助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要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在重点景区、交通枢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