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如何做好微信营销及服务如何做好微信营销及服务微信在保险业里越来越火,微信获客屡屡签单的故事,让代理人垂涎欲滴。然而,正如真正这个玩意儿火起来的原因一样,微信是一个在众多熟人与半熟人之间"分享干货得天下"的地方。想在微信优雅、漂亮地营销,看起来是一件很有风险和难度的事情。那么,学习一下如何优雅的在微信上做营销就变得很有必要。现在有很多人想要通过微信营销,这意味着你没想清楚就去跟风的话,就几乎注定不会像别人的故事那样顺利(其实是否顺利,天知道)。先想清楚一个问题:在微信上,我们要做人还是做生意?有些保险营销员,只是把微信当成一个延展自己、方便沟通的工具,并没有塑造一个真实、可亲、可信的自己,出发点就错了,寄望微信能帮助展业只能是天方夜谈。我们得想想:微信上,究竟是朋友圈还是生意圈?我们是微商还是分享者?保险从业者微信十大误区:1、头像现象:风景、花、名片、卡通、红白蓝底证件照、锥子脸自拍……统统错分析:风景太滥、花草太泛,名片看不清+商业味太重、卡通……拜托你是成人,至于证件照,不仅刻板,而且似乎打算"证明你是你",让人疑虑重重、戒备暗生。建议:想清楚你打算传递什么形象、留下什么印象!从生活照中截取充满自信、自然微笑的脸庞,甚至一个搞怪的表情,都会表明你是个真实、清晰的人,暗示自己是生活中的朋友,而不是微信上的推销员。要注意视觉效果,别弄全身像,胸像就好。2、名称现象:以数字0或字母A开头,不知所云的生意名、网名、昵称、花名、笔名、英文名、暧昧、加上手机号码或工作单位……统统错分析:被所谓微信营销大师蛊惑,以为数字或字母开头可以让自己在微信通讯录里排在前面,或者"彰显与众不同",实际效果是被对方更改、屏蔽很多人忘了微信里有一个叫做"修改备注名"的小功能,难道你愿意被别人改为"代理人XXX"吗?指望别人通过一个名字记住你不靠谱,重点在于你的言行。建议:实名永远用实名,简单、坦诚、自信,落落大方。3、个性签名现象:"预防风险,才能……"、"保险理财,拨打我的电话1XXXXXXXXXX"……统统错分析:个性签名不当危害不大,精心设计的话倒是很好的加分项。个性签名是自己的名字的辅助,只有在第一次加好友时会起到辅助说明作用,对方不会经常看,实际用途不是特别大,用来做广告似无可厚非,出发点最好是可以突出与别人不同的特质。建议:既然叫"个性签名",就值得多花点心思、体现出文采,让别人从短短的一句话中知道你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让对方记住你的,是你与别人不同之处。4、地区现象:赞比亚、香港、西雅图、纽约……全错分析:对方心里会抵触一个摸不着的人,地理距离越远,对方潜意识里心理距离也越远,何况没人喜欢一个装逼的人,如果知道你既没有去非洲扶贫,也没有去美国扬我国威,甚至可能会引致质疑居心的恶果。既然大家都懂"不要制造问题"的销售技巧,何苦在这个小小的细节上给自己挖坑呢。建议:老老实实标注自己的城市就好了。5、打招呼现象:"我是XXX"、"加一下"……统统错分析:除非对方跟你很熟,或者之前已经打招呼了要互加微信,否则没有任何说明的前提下直接打招呼、不表明身份和来意,就会被认为是无礼、冒昧甚至骚扰千万不要认为别人也会"见谁都想认识",更不要认为人家不加你就像欠你钱似的,更不要说什么"瞧不起做保险的",决不能质问一旦这样做,还真容易被人瞧不起。至于"这样可以快速、有效筛选客户"的说法,更是大错特错,一言一行把功利心暴露无遗,正是保险业为人诟病的原因之一。切记:从业者的言行不仅代表自己,而且会点点滴滴影响整个行业。建议:礼貌用语+实名+事由,最好加上单位,对方不加你没关系,但至少留下个坦诚的好印象。6、微信聊天措辞现象:几句话过后,动不动就吵起来,甚至攻击谩骂,尤其是面对同业和竞争产品时分析:这种情况反而在线下很少发生,原因是面对面沟通时目光交流、肢体语言、声音等交流更为充分,有效降低误会的发生。但是在微信和QQ中,多是文字交流,文字随手而出之前,可能难以准确体验到对方的真实、全面的想法,情急之下往往词不达意,容易产生误解、冲突。建议:最有效的沟通永远是面对面,电话次之,微信里就是个文字备案,得注意措辞礼貌、准确,写完后没把握就读一遍再发出"读"出来就会发现问题,或者干脆用语音,大大降低产生误会的概率。7、内容现象:保险理念、公司产品、心灵鸡汤、成功励志、事故案例、三俗内容、谣言……是保险从业者朋友圈里分享最多的内容,尤其是名人患病、重大事故。不管别人是否喜欢,只管自己发的过瘾。此类内容多为抄袭、雷同,品质参差不齐,结果导致对方厌烦被拉黑、屏蔽。分析:朋友圈不是生意圈,更不是产说会创说会,大量此类内容,等于告诉别人你在做生意,而且急功近利、缺乏诚意。在朋友圈里做"朋友"该做的事儿,而不是像小商品市场的大喇叭,或者挥泪甩卖的横幅。一旦被拉黑,你连宣传的机会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