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包美江晒课内容(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5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包美江晒课内容(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drp539609 2019/8/25 文件大小: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包美江晒课内容(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节教学设计一、 知识目标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并能用公式表示光合作用。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章的探究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不断探究新知识的精神及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增强环保意识,养成自觉爱护植物的好****惯。二、学情分析经过前面的实验学****探究 ,学生已经对实验过程、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比较熟悉。 学生愿意也渴望重复科学家们曾经走过的探索之路。他们有设计实验的能力,也有自主分析的基础,满足学生的这一愿望,会使学生的学****兴趣大增加。既保证老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也保证了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充分的发挥其最大的自主性。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   进一步探究光合作用的实质并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2、教学难点   设计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实验。四、教学流程观看普斯特利的著名实验——提出问题并讨论得出结论——观看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必须的原料——通过探究实验得出结论并学会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归纳、反思,形成知识体系。五、教学思路:本节课一开始创设问题情境,生物呼吸和大量的燃料的燃烧也会消耗大量的氧,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可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感觉到缺氧呢?引入本节内容学****教学方法使用观察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以及学会合作交流的能力。学生在学与思的过程中学会实验研究方法与过程,为学生的自我探究打下基础。六、教学方法:演示实验与讲授相结合七、学法:观察讨论法  实验探究法  学生自主学****160; 自主探究八、教师课件准备:普利斯特利的著名实验图片 ppt课件九、学前准备:预****课本相关内容、查找相关资料十、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都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但是,我们并没有感到缺氧,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回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氧气。教师:正是由于绿色植物的作用,才维持了大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平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展示本节课的学****目标:通过实验,感受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教师: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亚里士多德认为,光合作用的原料来自于土壤,但是一个叫海尔蒙特的科学家不迷信权威,用自己的一个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同学们阅读实验,看他怎么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21页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所做的实验。十七世纪,,每天用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不到100克。??学生回答:海尔蒙特认为,柳树质量的增加来自雨水。教师: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因素呢?科学总是不段的再发展,而人们的探索也越来越细致。接下来我们来看另外一个科学家普里斯特利所做的实验。介绍普利是特例的实验。教师:普里斯特利根据实验得出了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教师提示:光合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