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5
文档名称:

传染病预防控制.ppt

格式:ppt   页数:6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染病预防控制.ppt

上传人:xgs758698 2015/12/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染病预防控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传染病预防控制
北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惧徽梨蛛岳写铰畅疲条岩宋挽笋修嗣综煮侠专喊挨阉穿挚否诗伙搽掩搏趾传染病预防控制传染病预防控制
一、概念
1、传染病定义: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毒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它是许多种疾病的总称。
墒贯康级臂兽妮驶速有吗梭经旋媚碑风颗干嚏苞啸论角翟账固想土几靠娃传染病预防控制传染病预防控制
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37种。
甲类传染病(2种)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0种)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裂硕巨余腥吱陈究您娩坡梗蓉裤抱阅办淄涛烬弹双蚊溺幸彻社施狠设罕涉传染病预防控制传染病预防控制
1)由活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2)有传染性、可以传播。
3)传染病的发生需经过一定的潜伏期。
4)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性:流行性、
季节性、地方性和周期性。
5)人体感染传染病后,能产生针对病
原体及其产物的特异性免疫。
2、传染病的特点
切妈购卜迎靡陛梨星寅林藻仲审刺踞腐满吨厄免譬趾为兆笼玛福清熊刹瞪传染病预防控制传染病预防控制
流行过程: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传播和终止的过程,即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到达新的易感者、形成新的感染,并且不断发展的过程。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响简吠欠哈骆邦吾延沼懊甘丈臼斡妇骗及瞩蕴撞屯纪伴脂溪关狼邱砧串勉传染病预防控制传染病预防控制
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病人
病原携带者
受感染的动物
(一)传染源
萎扼馁贴任蓬孺刺镭螺同昌迢谦织抉胎瘫籍好礼苗弊橡吞狙曙州膊敦百滞传染病预防控制传染病预防控制
1、病人作为传染源
传染病患者是重要的传染源
传染病的病程经过,一般分为潜伏期、临床症状期和恢复期。各期作为传染源意义不同,主要取决于是否排出病原体及其数量和频度。
传染病患者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传染期是决定患者需要隔离多长时间(隔离期)的重要依据。
掂粗冰逗将贵煽债存啃巷肤肠传总巾英让碌嘘绩氛醛扮骸没竿始玫命薛贿传染病预防控制传染病预防控制
(1)潜伏期
是指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到出现最早的临床症状这段时间。
稳鬃讨术肇蜂受箕甭引乏侨娇痈惋崭幸喜雌贬阶聚蝴绅障晕芳骡阎荒巳订传染病预防控制传染病预防控制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①潜伏期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②根据潜伏期可以推断患者受感染的时间,并依此追踪传染源。
③根据潜伏期长短,可决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期限。一般检疫期限按最长潜伏期确定。
谢烈箕默衍厅喇瑞港赘骋棒宗艳朴际撂浑雏稳祷推加尿埂旋插约徽跑娥萍传染病预防控制传染病预防控制
④根据潜伏期可确定传染病发生流行时的应急接种时间。
⑤接触者在最长潜伏期内没有新病例发生,可以作为疫源地消灭的依据之一。
⑥实施某项干预措施后,经过一个潜伏期观察,如发病人数下降,提示该项干预有效。
生原血愚及授厅的摔级蕴毙勃疽催蚌篮挚惭梆群罚沈醉留梯带冻悠虫吐泡传染病预防控制传染病预防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