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国电动车产业化问题
郭孔辉
北京
2010-12-16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问题
前言
“市场引导和多层次发展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在那里?
“低端切入”是个战略问题
小型实用电动汽车为什么应运而生?—电动车设计要特别“吝啬”的技术原因
小型高效电动汽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
要重视增程式电动车的发展
“同一起跑线”、“跨越赶超”少说为好。避免浮躁
一、前言
争论焦点—对小型电动汽车的政策:封杀还是引导?
《”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研究》
两院的基本思路:”市场引导、低端切入、以小促大、多层次发展“
”市场引导、扬长避短、低端切入、以低带高、以小促大、零部件攻关、多层次发展“
二、市场牵引和多层次发展
电动汽车发展是否要以市场的需求为依据?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特别是产业与交通管理部门
不符合市场需求就难以产业化
速度较低的低端电动汽车给交通管理带来不便。许多城市封杀中低速电动车。百姓不赞成
长期状态:“市场需求的电动车政府不允许;政府鼓励的电动汽车市场不欢迎”
中国市场广阔。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存在多层次的需求
目前需求量最大、发展障碍最小的是低端电动汽车
让最具发展活力的部分先发展,带动关键技术,促进高端发展
三、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的瓶颈在那里?
“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在电池”
实际上除了技术瓶颈,还存在着更强大的非技术的瓶颈
可以批量出口发达国家的电动汽车产品,在自己国家却没有生的权利
能够生产出口发达国家的电动汽车产品的企业,在自己国家却拿不到生产的资质
缺龙头的产业链难以生长。只有大量电动汽车的诞生才能带动电动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生长
四、“低端切入”是个战略问题
浦江论坛发生争论:“低端没有前途!”
“低端”不等于“低技术”
“低端”不等于不向“高端”发展
“低端”是“适应市场”。广阔农村是最大的市场
“低端”是“扬长避短”
“低端”是“循序渐进”、按规律“科学发展”
今天的“低端”就是“明天的高端”
五、电动车设计要特别“吝啬”的技术原因—小型实用电动汽车为什么应运而生?
电动汽车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作为能源的电池,价格高、重量大,一般都比同级别燃油汽车更重
在车速要求一定下,续驶里程长则能量需求大,价格与重量猛增
在一定的续驶里程下,车速要求越高,则要求电池越多,车重车价急剧攀升;若车速、续驶里程要求都高,则电动车的使用经济性急剧恶化(背着长时间需要的粮食跑路!)
速度指标适当,续驶里程不太长的电动车,经济性显著提高!
车重
汽车功率
铅酸电动
燃油车
续驶里程
能量需求
80km
150km
300km
车重差
由阻力与车速确定
不同车型
锂电
电动车重量的恶性循环
不同汽车
续驶里程
最高车速
车重
功率需求
能量需求
目标车重
车重匹配
150km/h
50km/h
100km/h
80km
150km
300km
450
车重差
燃油车
纯电动
车辆大,重量大,阻力也大;又车速高则需功率大
在一定功率和速度下,若要求续驶里程长,则需求的总能量就大
能量需求大,则需多装电池,车重要求更大!
增程式电动车(EREV)在美国受重视
最近制造数百辆雪弗兰Volt增程式电动车,16kwh锂离子电池。增程续航里程500公里(纯电60公里);售价$,免税$7,500 ,,
GM VOLT
美国新动向:
燃料电池电动车和油电混合电动车有向增程式电动车发展趋势
是在纯电动汽车的基础上加上小的燃油发电机组。它可称为混合度特大的混合动力汽车;它也可插入充电,通常又不叫“插电式”
日本三菱:
i-MiEV四座微型纯电动车2010年计划本土销售4000辆,海外5000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