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 2 章可行性研究
问题的定义
它是整个软件工程的第一个步骤,也可以说是软件工程里面各个项目的第一个步骤。通过问题定义阶段的工作,系统分析员应该提出关于问题性质、工程目标和规模的书面报告。
GB 8566-88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中指出: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客户的要求及现实环境,从技术、经济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研究并论证本软件项目的可行性,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制定初步项目开发计划。”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说明该软件开发项目的实现在技术上、经济上和社会条件上的可行性;评述为合理地达到开发目标可能选择的各种方案”。
( GB 8567-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1)经济可行性:形成成本-效益分析,从经济角度判断系统开发是否“合算”。成本:包括购置并安装软件、硬件及有关设备的费用,系统开发费用、维护费用、培训费用。效益:系统为用户增加收入或为用户节省的开支,或在用户心理上造成的影响(无形效益)。
(2)技术可行性: 分析员需要根据系统的功能、性能需求,建立系统模型,对模型进行一系列实验、评审和修改,最后由项目管理员作出是否开发的决定。如果风险大,或采用的技术和方法不能实现系统预期的功能和性能,或系统的实现不支持各子系统的集成,则项目管理人员应做出停止系统开发的决定。
(3)法律可行性(社会可行性):确定系统开发可能导致的任何侵权行为、妨碍性后果和责任。
(5)方案可行性:分析员考虑问题解决方案,一般采用一个大而复杂的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的办法来降低解的复杂性,如何分解及定义各子系统的功能和界面,实现方案不唯一,可以采用折中、反复比较各个方案成本/效益的方法。
(4)运行可行性:运行可行性研究内容包括新系统规定的运行方式是否可行,如果新系统是建立在原来已担负其他任务的计算机系统上的,就不能要求他在实时在线状态下运行,以免与原有的任务相矛盾。
(1) 复查确认系统目标、规模。
(2) 研究正使用系统工作流程。
(3) 导出新系统高层逻辑模型。
(4) 重新定义问题。
(5) 导出和评价供选择的方案。
(6) 推荐可行的方案。
(7) 草拟开发计划。
(8) 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
可行性研究的过程
可行性研究步骤
复查系统的规模和目标
研究现正在使用的系统
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
重新定义问题
导出和评价供选择的解法
推荐可行方案
草拟开发计划
书写文档提交审查
用户
分析员
是否符合系统目标
逻辑模型表达了系统分析员对新系统必须作什么工作、完成什么任务的理解。
1. 是否继续该工程的开发的建议2. 所选择解决方案的解法的说明3. 比较仔细的成本/效益分析
可行性研究步骤图例
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很多种,但重要的内容应该有:
项目背景:问题描述、实现环境、限制条件。
管理概要和建议:重要的研究结果、说明、建议、影响。
侯选方案:侯选系统的配置、最终方案的选择标准。
系统描述:系统工作范围的简要说明、系统元素的可行性。
经济可行性(成本-效益分析) : 经费概算、预期的经济效益。
技术可行性(技术风险评价):技术实力、已有工作基础、设备条件。
法律可行性:系统开发可能导致的侵权、违法和责任。
用户使用可行性:用户单位的行政管理和工作制度以及员工的素质。
其他与项目有关的问题:其他方案介绍、未来可能的变化。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示
GB 8567-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1 引言
编写目的
背景
定义
参考资料
2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要求
目标
条件、假定和限制
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评价尺度
3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
工作负荷
费用开支
人员
设备
局限性
4 所建议的系统
对所建议系统的说明
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
改进之处
影响
局限性
技术条件方面的可行性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示
5 可选择的其它系统方案
可选择的其它系统1
可选择的其它系统2
......
6 投资及收益分析
支出
收益
收益/投资比
投资回收周期
敏感性分析
7 社会条件方面的可行性
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使用方面的可行性
GB 8567-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