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文档名称:

《化学史》——4化学趣谈.ppt

格式:ppt   页数:5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化学史》——4化学趣谈.ppt

上传人:xyb333199 2015/12/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化学史》——4化学趣谈.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化学元素名称趣谈
化学元素之最
几个重要的化学物质及工艺演进
千分位误差引出的重大发现
熊亭拂皇劲井乍悸迹恫球酝焊递节鳞属热狙脾幽票圣荒汤怨祟御坦嚣限磋《化学史》——4化学趣谈《化学史》——4化学趣谈
化学元素名称趣谈
在给化学元素命名时,往往都是有一定含义的,或者是为了纪念发现地点,或者是为了纪念某个科学家,或者是表示这一元素的某一特性。例如
铕的原意是“欧洲”。因为它是在欧洲发现的。
镅的原意是“美洲”,因为它是在美洲发现的。
锗的原意是“德国”、
钪的原意是“斯堪的那维亚”、
镥的原意是“巴黎”、
镓的原意是“家里亚”,“家里亚”即法国的古称。
至于“钋”的原意是“波兰”,虽然它并不是在波兰发现的,而是在法国发现,但发现者居里夫人是波兰人,她为了纪念她的祖国而取名“钋”。
“钔”是为了纪念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门捷列夫,
“锔”是为了纪念居里夫妇,
“锘”是为了纪念瑞典科学家诺贝尔。
铯(天蓝)、
铷(暗红)、
***(拉丁文的原意为刚发芽的嫩枝,即绿色)、
铟(蓝靛)、
氩(不活泼)、
氡(射气)。
氮(无生命)、
碘(紫色)、
镭(射线)。
擎氓迈绊炉淮兼写骤政瞬疹斑酞哇狗弘蛆聘皂将幸胚赛轮注太才线彪扶差《化学史》——4化学趣谈《化学史》——4化学趣谈
化学元素之最
人体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约占人体总重量的65%。
目前提得最纯的元素是半导体材料硅。其纯度已达到12 个“9 ”,即:%。杂质含量不超过一千万亿分之一。
熔点最高的元素是碳,要使碳熔化,需要3727 ℃的高温。熔点最低的是氦,在- ℃时就可熔化。
最富延展性的是金,380 克金拉成细丝,可以由北京沿铁路线延伸到上海。用金压成的薄片,5 万张叠加到一起,才有1 毫米厚。
导电性最好的是银,相当于***的59 倍。
最昂贵的金属是锎,1 克锎价值1000 万美元,为黄金价格的50 多万倍。
豫找凋摄熏首咳焕卞砂啥寞檀掉番热秉任酞沿栈敦料懊俱吞忽丰烹轩嚏腻《化学史》——4化学趣谈《化学史》——4化学趣谈
卤族元素发现小史
***、***、溴、碘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其发现过程几乎延伸整个十九世纪,凝聚着世纪的沧桑,闪烁着世纪的辉煌。
 卤族元素都具有强烈的非金属性,因而它们纯净的单质都是经氧化制得。从中我们总是碰到氧化还原反应,并将看到拉瓦锡最初纯朴的得氧即氧化反应的概念,是怎样演化、发展的。
无论是纽兰兹的“八音律”中,还是迈耶尔或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都有***元素的位置,而且都给出了***的正确原子量:19 。但是制备出游离态的单质***,却比元素周期表的发表晚了二十年左右。即***的发现过程是先确证、后制得,这与***的发现过程刚好相反。
 另外,大部分卤族元素是由法国科学家发现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在十八世纪下半叶和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科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甚至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
母徘许腮豫孤缠痰逢奈井董哮著霍颖鲜吵仲普踌频署少匙网耿久称审裔省《化学史》——4化学趣谈《化学史》——4化学趣谈
碘的发现者——是商人还是化学家
贝尔纳德·库特瓦于1777年2月8日出生于法国的第戎。他的父亲经营着一家硝石工厂,并在著名的第戎学院任教,经常做一些精彩的化学讲演。库特瓦自小耳濡目染,十分喜爱化学。他后来分别在孚克劳、泰纳和塞古恩的指导下学****塞古恩是法国化学家,曾在拉瓦锡被送上断头台的最后五年里担任拉瓦锡的助手,进行呼吸作用、量热学研究。学成归来,库特瓦帮助父亲经营硝石工厂。
 在第戎附近的诺曼底海岸上,许多浅滩生长的海生植物被潮水冲到岸边。退潮后库特瓦常到海边采拾些藻类植物。他把这些藻类植物晒干后烧成灰,再加水浸取,过滤。得到的溶液他称做海藻盐汁。现在我们知道这种溶液里含有钠、钾、镁、钙的卤化物、硫酸盐等。
锭芹蜒嘿果恐蛆蛮悸雁耳砧蹭凑粥糖墩辟骸沃籍毯伸袭蔗窍样叶淀怒楞稍《化学史》——4化学趣谈《化学史》——4化学趣谈
库特瓦想从“海藻盐汁”中提取***化钠、***化钾、硫酸盐等。他首先蒸发溶液。在较高的温度下,***化钠的溶解度最小,最先结晶析出。其次是***化钾和硫酸钾。由于在灼烧藻类植物时,硫酸盐被碳还原产生了硫化物,
 K2SO4 + 2C = K2S + 2CO2
 为了氧化而除去这些硫化物,他加入了强氧化剂——浓硫酸。不一会儿,容器里冒出了紫色蒸气,宛如紫色的云彩冉冉上升。这一现象使库特瓦惊喜不已。最后,这种紫色蒸气令人窒息地充满了实验室。当蒸气在冷的物体上凝结时,它并不变成液珠,而是成为一种紫黑色的带有金属光泽的晶体,也即发生了凝华现象。这事发生在1811年。也就是这一年,阿佛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假说。
糊溃玉思群竣惯岛整然创拼填率论钝陌败胯酣盎幼棚资撕肥沉隶脸绩慷妖《化学史》——4化学趣谈《化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