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巨变.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巨变.docx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19/8/29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巨变.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巨变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巨变及其意义【摘要】:在中国近代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给人民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是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巨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宣告中华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来临,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进入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这是近代史上的第二次巨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经济、政治、教育等制度和观念文化的变革,给一度徘徊的社会主义实践注入了新的生机,被激活的生产力向国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现代化的巨大发展潜力。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三次巨变。【关键词】:辛亥革命、孙中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民主主义、毛泽东、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邓小平辛亥革命及其意义二十世纪,对中国来说,是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二十世纪,中国人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辛亥革命是其中的第一次。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社会矛盾逐渐激化,中国的仁人志士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救亡图存的爱国斗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失败了,政治改良的维新变法失败了。这些运动让孙中山先生明白了,只有革命才能挽救中国,只有用暴力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才能解决中国问题。孙中山先生致力于革命,组件革命团体,进行了多次武装暴动。1911年10月10日,驻武昌新军的革命党人举行了武装起义—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燃起革命的烈火。腐朽的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在中国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结束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这是改变中国历史面貌的一件大事。亲身参加过辛亥革命的林伯渠同志在六十年前曾很有感慨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这场变革,为中国人走向独立和解放的道路扫除了一个巨大的障碍物。此后,无论是袁世凯称帝还是张勋复辟,都只能昙花一现,立刻遭到全国人民的普遍反对,很快归于失败。历史的发展毕竟无法倒转回去了。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孙中山说:“在南京所订民国约法,内中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条是兄弟主张的。”有了这一条,民主共和便成了“正统”,人们不再把自己看作皇上的“子民”,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政党、社会团体和报章杂志像雨后春笋般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