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生物必修2复习知识点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相对性状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1、 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貝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朵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木性状的现象)2、 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桓回位置上)。3、 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J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L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由丕旦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冇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 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5、 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丕旦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自交:基因型桓旦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口花传粉和雌雄界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來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朵交)二、 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 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白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白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 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3) 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三、孟徳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DDxddIF):Dd沖交F2:DDDddd1:2:1P:高茎豌豆x矮茎豌豆IF1; 高茎豌豆J自交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3 :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1IFi:黄圆Fi:YyRr沖交J自交F2:黄圆绿圆黄皴绿皱F2:Y..R-yyR-Y..rryyrr9:3 : 3:.19:3:3:1在F2代中:4种表现型:「两种亲木型:黄圆9/16绿皱1/16V1两种重组型:黄皱3/16绿皱3/169种基因型:「纯合子YYRRyyrrYYrr yyRR共4种xl/16Y半纯半杂YYRryyRxYyRRYyrr共4种x2/161完全杂合了YyRr共1种X4/1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减数分裂一、 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屮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屮的染色体数日比体细胞减少一半。(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R与体细胞相同。)二、 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初皱丽细胞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部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了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C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竝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不形成部位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卵巢同过 程直变形期龙变形期点子细胞数一个梢原细胞形成4个梢子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相同点 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冃都是体细胞的二£减数第一次分裂卵原细胞间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序细胞第二极体卵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四、注意:(1) 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來自父方,一条來自母方。(2) 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冃与体细胞桓回。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乂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3) 减数分裂过程屮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感数箪一凑金誓,原因是冃潍汆色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