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6
文档名称:

哈萨克族风俗习惯.ppt

格式:ppt   页数:6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哈萨克族风俗习惯.ppt

上传人:w3332654 2015/12/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哈萨克族风俗习惯.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哈萨克族风俗****惯
博州哈族民俗
学****目标
认识哈族民俗的概念和分类,了解维吾尔族民俗特征、民俗与旅游的关系,学****维吾尔族民俗的基本知识。





一、哈萨克族民俗的内容
1、哈萨克族概述
哈萨克族,现有人口111万(1990年统计),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天山北部准噶尔盆地边缘的广大地区,包括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地区,以及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此外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乌鲁木齐县和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也是比较集中聚居的地区。
哈萨克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是由许多部落和部族融合而成。其主要族源有塞种、月氏、乌孙、匈奴、康居、奄蔡、克烈、克普恰克等。哈萨克族人民公元前就活跃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及伊犁河谷、伊赛克湖一带,是“丝绸之路”古老的开发者和经营者之一。
塞种人为哈萨克族的主要族源之一。据汉文史迹记载,塞种人叫“允戎”,世居敦煌,后被月氏排挤而西迁,游牧于天山南北,包括阿尔泰山到巴尔喀什湖以东和以南的广大地区;乌孙历来被认为是组成哈萨克族的主体部落,它于公元前就游牧于我国河西走廊一带,后占有了伊犁河流域原塞种人的土地,和当地的塞种、大月氏融合,形成了乌孙国;在哈萨克民族成分中有不少匈奴人的后裔,今哈萨克族居住的大部分地区都曾在匈奴的控制之下;康居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国,生活在巴尔喀什湖以西至咸海之间以及锡尔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康居部落的称谓作为哈萨克族大玉兹所属的一个部落而保留到今天;奄蔡,又叫“阿兰”,是一个以游牧、兼营农业的部族,是构成哈萨克族小玉兹的主体部落;克烈是一个人口众多、势力强大的古老的突厥部落,后由于成吉思汗夺取了其大部分领地,迫使其一部分西迁至阿尔泰山以西的哈萨克草原上。
到15世纪时哈萨克先民的各部游牧于北起额尔齐斯河,南抵锡尔河的广大地区。15世纪60年代,在贾尼别克等人的率领下,锡尔河下游的部分牧民东返,迁到楚河流域,逐渐以此为中心,融合周围的其他民族,建立了哈萨克汗国。这样哈萨克民族古代各部经过1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到了15世纪,正式形成一个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思想意识与情感的民族共同体。这时的哈萨克分为三个大部族即“玉兹”,分别为大、中、小“玉兹”。每个玉兹都包含若个干部落,各玉兹有传统的分布地。我国哈萨克族主要是大玉兹及中玉兹的一部分。
民族解释哈萨克族名存在着各种解释,
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哈萨克族学者尼合迈德·蒙加尼认为:哈萨克族名是“奄蔡”(аза)的异译。аза中的аз义为天鹅,ak义为白,аза含有白天鹅之义。因而哈萨克族把自己说成是天鹅化身成的美女与一个男人生出的后裔。
二、俄罗斯学者拉甫罗夫认为:在八世纪僧侣叶弗卑尼著作中的哈索格即是哈萨克。
三、哈萨克在北高加索的卡巴尔达-巴尔卡尔语中是指处境不好,无家可归的人。在晚清时代,中国学者丁谦认为哈萨克是可萨人的异译。在北高加索民族的语言中,哈索格有高大奴隶的意思。最早的哈萨克由里海一带的卡斯比与塞种构成。
四、另一种观点认为哈萨克是源于古老地名,据记载罗马大帝康士坦丁留给儿子的遗嘱中说:“……在那外围有着哈萨克亚大草原,再过哈萨克亚就是阿兰。”康士坦丁大帝是913 - 959年代之间称帝之。哈萨克意为“自由之地”,引伸泛指所有生活在中亚大草原的自由部族,这些部族并不一定有血缘关系,文化多样,但是语言高度统一。
五、还有一种科学的解释是,(аза)是突厥词汇,“khas”在突厥语指的是“专属”“特指”“属性”的意思,而“sak”是塞种人及斯基台人(skythai)的称号,连起来就是“kassak”。后来因为历史的原因变为现在的“kazak”,意思是“真正的塞种人”,表示是塞种人的后裔。
2、哈萨克族居住
哈萨克族的住房主要分二类:一类是春、夏、秋住的毡房;另一类是冬天住的土房或木房。
毡房是适合于春、夏、秋季游牧转场时搬迁的一种简易住房。特点是携带方便,易于搭卸。
毡房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圆柱形,上部为穹形。下部圆柱形四周是用横竖交错相连而成的红柳木栅栏构成的围墙。栅栏一般可分两种:一种是宽眼栅栏,称为“风眼”,这种栅栏轻便,但经不起风吹;另一种是窄眼栅栏,也称“网眼”,虽然较笨重,但轻得起风吹雨打。栅栏分作若干块,可以自由拼合。一般牧民居住的毡房是用四块或六块栅栏拼接起来的,达官贵人和巴依则用八块至十块栅栏搭成大毡房。
毡房门高约一点五米,宽零点八米。房门是雕刻着花纹的双扇木板门,哈萨克语称“斯克尔莱乌克”。毡房门***有用芨芨草编织的夹有一层花毡的门帘。毡房中间安放做饭的火炉(有的是铁炉)。毡房上半部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