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docx

格式:docx   大小:3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docx

上传人:yixingmaob 2019/8/30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年1月3日,国家卫计委发布“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下称《计划》)。健康界通过梳理发现,此次《计划》具备两大重点:一是要求在总结过去三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改善医疗服务的有效举措,将其固化为医院工作制度;二是突出应用新理念、新技术,创新医疗服务模式。10个方面创新开展医疗服务《计划》要求各地“充分运用新理念、新技术,促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保障医疗安全”,重点在10个方面创新医疗服务,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一、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器官疾病等,医疗机构可以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针对住院患者,可以探索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制定单病种多学科诊疗规范,建立单病种多学科病例讨论和联合查房制度,为住院患者提供多学科诊疗服务。《计划》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将多学科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多学科诊疗团队,并对中医医疗机构开设MDT作出要求。二、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在地级市和县的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医疗机构内部实现各中心相关专业统筹协调,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计划》要求,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与各中心形成网络,实现患者信息院前院内共享,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危急重症医疗救治体系。三、以医联体为载体,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医联体内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医疗机构间以单病种一体化临床路径为基础,明确分工协作任务,以患者为中心,为其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医疗服务,完整记录健康信息。《计划》特别强调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尤其是医联体连续医疗服务各环节的医疗质量控制,并对医联体内应用信息化手段作出要求。四、以日间服务为切入点,推进实现急慢分治。符合条件的三级医院稳步开展日间手术,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逐年增加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缩短患者等待住院和等待手术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计划》鼓励有条件的医院设置日间病房、日间治疗中心等,为患者提供日间化疗、新生儿日间蓝光照射治疗等日间服务。要求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日间手术和日间治疗的患者提供随访等后续服务。五、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医疗机构围绕患者医疗服务需求,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扩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提供与其诊疗科目相一致的、适宜的医疗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应用可穿戴设备为签约患者和重点随访患者提供远程监测和远程指导。《计划》要求,医疗机构加强以门诊和住院电子病历为核心的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提高医疗质量,规范诊疗行为,优化服务流程,提高诊疗效率,保障患者安全。六、以“一卡通”为目标,实现就诊信息互联互通。基于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强居民健康卡、医保卡等应用,实现地市级区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患者使用统一的就诊卡可以在任一医疗机构就诊。鼓励有条件的省级行政区域实现患者就诊“一卡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就诊卡整合就诊、结算、支付、查询、挂号等功能。七、以社会新需求为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