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征求《安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刚要(2016-2030年)的实施意见》(草案)修改意见的函市直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国发〔2016〕15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6〕83号)精神,按照市政府领导批示,由我委牵头起草了《安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刚要(2016-2030年)的实施意见》,现征求贵单位修改意见,请于2017年3月2日前将修改意见以书面形式(加盖单位印章)反馈我委。另根据工作需要,市政府决定建立市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请各成员单位将成员名单及联系电话一并上报。联系人:刘雯,邮箱:1007676827@,联系电话(传真):5572341。安庆市卫生计生委2017年2月23日安庆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国发〔2016〕15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6〕83号),加快中医药发展步伐,促进中医药事业更好地为人民健康与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中西医并重,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强化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中医药服务网络,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合理配置中医药资源,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发挥中医药在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文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提升中医药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均衡发展、功能完善、中医药特色鲜明、与群众需求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各领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进一步提升。——,每千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类(助理)。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公立中医医院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比综合性医院分别低10%和15%以上。——建设1个中医名院和12个中医重点专科。——建设1个中药制剂中心。——培养和引进若干名中医药行业领军人才、10名安庆市名中医、10名基层名中医、60名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建成1个中医药医养结合示范基地,4个国家级和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示范区)。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左右,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40亿元左右。到2030年,实现中医药服务领域全覆盖。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全市基层中医医疗服务量占基层医疗服务量30%以上。85%的县(市、区)建设成为全国(或安徽省)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二、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一)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建设资金,按照国家《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加快推进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前,将安庆市中医院、宿松县中医院扩建为500张病床的规模,每个县(市)建有一所公办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将安庆市中医院、宿松县中医院建设成三级以上中医院,其他县中医院建设成二级甲等中医院。全市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置标准化的中医药科室,市、县(市、区)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按照《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和《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等文件要求加强中医妇科和中医儿科建设。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标准化中医科。(市卫生计生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二)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协作配合,落实部门责任,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提升工程主要指标纳入政府综合医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评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按照《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设立中医科和中药房(中医馆),配备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规定品种在内的中成药和中药饮片,配备不低于10%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和基本中医诊疗设备。5年内,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馆,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标准。加强对口帮扶,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对口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力推广中医非药物疗法和适宜技术。(市卫生计生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