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水泥稳定层施工方案(w).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水泥稳定层施工方案(w).doc

上传人:316363517 2015/12/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泥稳定层施工方案(w).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水泥混稳定层专项施工方案

本工程地面水稳层共计二层,底下一层为150mm厚的4%水泥稳定层,上面一层为200mm厚的6%水泥稳定层。为保证一层内脚手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我司决定在基础回填土的上面把二层水稳层均施工完成。
本工程水稳层材料采用现场搅拌的方式。

1、施工图纸;
2、国家现行相关施工技术规范及其他有关技术文件,主要技术规范和文件有: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城市道路路基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2)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3、本工程相关专业技术文件、工艺标准及施工组织设计;
4、工程现场实际情况。
 
1、现场土方回填及平整已经完毕,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具备施工条件。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工作已完成,详见配合比单
具体配合比(重量比)为:水泥4%:骨料96%,
每立方米水泥稳定层材料用量(kg)
水泥 1-3cm粗骨料 -1cm细骨料粉煤灰
80 960 640 320
现场计量利用反铲挖土机铲斗来计算,现场搅拌的反铲挖土机铲斗的体积为1立方米,换算成重量,每10立方米水泥稳定层材料用量如下:
水泥 1-3cm粗骨料 -1cm细骨料粉煤灰
16包 6斗 4斗 4斗
(以上配合比将根据检测中心实际出具数据调整)
3、轴线、标高检查完成。施工前,对土基按质量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平整度及高程等均应达到规范要求,并在土路基铺筑段隔10m~15m设控制桩,然后在两侧每隔10m各打一个高程控制桩,在桩上用红油漆标出试验段确定的虚铺标高。
4、碎石、砂、水泥的各种原材料已准备好,满足规范要求及施工需要。各规格料进行了分隔存放,并对细集料进行了覆盖,以防雨淋。所有材料均按规范要求送检合格报监理审批后方可使用,批量按水泥每200吨送检12KG,碎石每400m³送检20KG。
5、反铲挖土机、压路机、运输车、水车等下基层施工机械已准备好并已安装调试完毕并经检查合格后进场。施工期间将组织2台18T震动式压路机、2台反铲、2台翻斗车、1台洒水车进入现场。
6、施工安排作业面安排
为确保本工程按期、优质完成,项目部将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组织施工,整个工程分别安排路基平整作业组、水稳基层作业组等二个作业组根据现场的情况安排进入现场,本工程水稳的施工顺序为2A-3A-4B-1A;1B-2B-3B-4A;1C-2C-3C(详见附图),施工时
以方格网法测量并拉线标记控制施工层厚度。
每个作业段面内依次流水进行施工,并用横道图进行控制,确保在业主要求的工期内完成。同时根据作业计划,在每个作业面内配备相应的机具设备和劳动力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完成。
4、施工方法
1、放线
施工前,对土基按质量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平整度及高程等均应达到规范要求,并在土路基铺筑段隔10m~15m设控制桩,然后在两侧每隔10m各打一个高程控制桩,在桩上用红油漆标出试验段确定的虚铺标高。
2、拌合
混和料采用场外预拌,拌合前将碎石料按设计规定要求进行筛分试配,合格后进入拌合场,拌和熟集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