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小户型风潮之问题.doc

格式:doc   大小:42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户型风潮之问题.doc

上传人:653072647 2019/9/1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户型风潮之问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户型风潮之问题篇小户型风潮之问题篇作者:佚名时间:2008-1-6浏览量: 小户型风潮之问题篇回首2002年北京市场上的小户型销售,完全可以用“烫手的山芋”来形容,至今人们还记得去年夏天荣丰2008售楼现场的“热火朝天”,实在让很多开发商“大跌眼球”。一年过去了,当初“搅市场之局”的“首要分子”绿景苑SOLO和荣丰2008前前后后都交了楼,暂且不说收楼的种种是非辛苦,那些“非常男女们”入住以后能否如愿以偿享受“非常生活”,这是很多人都很关心的话题。放眼今年的北京市场,小户型项目“风起云涌”,市场供应不断增加,当人们对小户型有更多选择的时候,他们开始恢复平静,开始冷静地面对小户型产品的诸多“俊”与“丑”。对于开发商而言,他们更有必要对小户型的产品问题及解决对策做一番理性剖析和冷静思考,以便在下一轮小户型的开发中有所突破。为此,我们特地邀请一些专家和业主,请他们为小户型“号脉”病症一:肺部阴影病因:房型合理性差症状: 目前很多小户型产品的居室厨卫同在一条直线上,进深、面宽不成比例,造成狭长的“灰色空间”,而且由于墙体多、公摊多,小户型的室内实用面积过小。在采光和通风上,由于楼体必须保证一定的进深,多个小户型安排在同一楼层时,不大容易统筹兼顾;而在楼层平面布局上,更是明显带有传统的长走廊、户挨户的“筒子楼”痕迹。同时,由于大部分大小户型混居楼中的小户型全朝北设计,对居住健康或多或少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除了这些“标房式”直套房型外,小户型中还有不少三角形、斜边形、不规则多边形的怪异房型,并且只有一面能采光,一旦分隔,便暗室暗间,”暗无天日”。小户型要提高使用率,在设计方面需要创新。病症二:重症肌无力症病因:户型居住功能差症状: 不少小户型业主都解嘲自己的房子是“流动的旅馆”,无独立厨房、无日常起居的活动空间,往往只具有通常集体宿舍的功能和旅店暂住的功能,而缺乏日常居家生活的功能。这类“标房式”房型,实际上就降低了作为居住物业的使用价值,因为即使是酒店式公寓,其毕竟还是供人居住生活的“公寓”,而非“酒店”。缩小面积与增加功能常常是一对矛盾,小户型的片面求小导致了牺牲居住的根本需要,像不到20平方米的空间里,除了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个柜子之外,再也没有多余的空间,房子的多重功能被压缩得非常局促,仅仅满足了睡眠的需要;过于狭长的户型,使得家具的摆放变得异常单调,并且交通空间也随之加大。此外,小户型中储存空间的严重不足,不能做到“螺丝壳里做道场”,也是一大通病。拥有一定的灵活空间又紧凑经济的功能设计,应是小户型发展的方向。病症三:脑血管梗塞病因:公共空间拥堵症状: 现在不少小户型楼,往往都是中间一条窄长走道,两侧一长排住户,如同鱼骨状的平面布局;或者中间绕电梯一圈走道,四面为住户的回环状布局,形成整个层面几十户一贯通的大一统空间格局。这一设计的不合理也是显然的,既会造***声嘈杂、彼此干扰,又不利于分辨方位和人员的疏导,有业主反映,刚入住的一段时间,每每回家进入走道,“赶问家在何方”,除非辨认门牌室号,几乎没有其他可识别的不同空间格局的标志,往往使人不辨东西,失去方位感。有的甚至七拐八弯,仿佛进入了迷宫,一旦有火警便难以迅速疏散,外人闯入也难以觉察,不像一梯两户、两梯三户那样容易分辨。还有平均每部电梯每天要承载一二百户的运量,即便每户只有1人居住,每天数百人次的上下进出,其拥挤及等候状况可想而知,对消防安全的隐患也不容忽视。难下。病症四:免疫力降低病因:居住人群复杂,动荡性大症状: 小户型风潮之问题篇作者:佚名时间:2008-1-6浏览量: 一般来说,小户型聚集的楼盘年轻人会多一些,这些虽然会给社区带来活力,但也会增加不安定的因素,像每层十几户至几十户,使进进出出的人流加大,多少会对邻居产生干扰;而小户型多为过渡型住宅,年轻的居住者随着经济和家庭成员的变化,进而购买更大一些的户型,而将手中的小户型投入租赁或二手房市场,同时,小户型本来就是投资者青睐的对象等等,这些都会使邻居走马灯似的更迭不断。由开发商、物业公司发起,通过各种途径,共同营造社区氛围,保持青年社区的纯粹性。病症五:肾功能衰竭病因:物业管理、配套不到位症状: 许多“单身公寓”的开发商在销售时为客户勾勒了一幅美妙的蓝图,但在最后交房时能否真正兑现自己的承诺呢?事实不容乐观。荣丰2008交房以来,IC卡门禁系统、远红外报警系统,还有每户的信报箱都迟迟没有到位,唯一能识别业主身份的也只不过是一张不贴照片的出入证,更不用说售楼时描绘的超市、食肆、健身房等众多生活设施!从目前一些小户型项目在交房后的情况来看,业主的牢骚不断,因为在业主眼里,原先的一切承诺全然不是如此,所谓提供给业主的“酒店式服务”也仅仅只是一个取悦于购房人的漂亮词汇而已。尽可能地完善社区的生活、商业功能,将优质的物业服务提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