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内部资料
仅供参考
决策参考
2004年第8期(总第280期)
 
 
 
全球LCD
[1]产业发展现状及开发区发展对策分析
 
 
 
 
一、LCD产业链结构分析
LCD产品制造涉及光学、半导体、电机、化工、材料等各项领域,上下游所需技术层面极广,极少有单一厂商能从材料到成品全部都做,因此各领域分工明显。LCD产业上游材料包括玻璃基板、ITO导电玻璃、偏光板、彩色滤光片、背光模块、液晶、半导体制造工序所需光罩,液晶驱动IC、印刷电路板(PCB)等;中游则集合各种材料,制造LCD面板和模块,提供给下游应用厂商使用(参见图1)。
 
上
游玻璃基板 ITO玻璃偏光板彩色滤光片背光模块驱动IC PCB
材
料
 
中 TN LCD STN LCD TFT LCD
游
面
板
面板模块(LCM)
下
游家电产品: 消费产品: 资讯产品: 通讯产品: 仪表产品:
应液晶电视、数码相机、数笔记本电脑、手机、汽车导工业仪表、
用 VCD、DVD、码摄像机、计液晶显示器、航系统、视讯医疗仪表、
产投影机、背算器、电子词 PDA 电话、对讲机飞行仪表
品投电视典、手表
 
图1:LCD产业链结构
 
二、LCD产业的特点
(一)高技术资本密集产业
LCD产品制造涉及光学、半导体、电机、化工、材料等各个领域,上下游所需技术层面极广,技术障碍很高,而由于成本竞争考虑,需不断规划建设更大型化的面板生产线,因此设厂成本愈来愈高(以百亿元计)且需持续进行升级换代投资,投资规模已与芯片厂无分轩轾,属于极度高资本密集产业。
(二)材料种类繁多复杂、占产品成本比重大
LCD的上游材料横跨光电、半导体、印刷制造等技术,不但种类繁多而且领域不同,占LCD产品制造成本的60%左右,在LCD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以第三代生产15英寸TFT-LCD面板为例(参见图2),在所有材料成本中,以彩色滤光片所占比例最大,占材料成本比重达26%,其次是驱动IC,比重达19%,其他重要材料包括背光模块、偏光板、玻璃、工程材料等,显示器的主角液晶由于用量少,占成本结构比例极小,在产业中反而不是那么重要。
图2:15英寸TFT-LCD材料成本结构
(三)全球LCD上游材料由日本独占
由于日本进入LCD产业甚早,又研发拥有许多制造技术专利,不仅领先韩国、台湾厂商,大部分的LCD材料连欧美大厂都无法与之竞争,占成本比重最大的几个项目,包括彩色滤光片、驱动IC、背光板、偏光板及玻璃基板等,日本厂商的占有率皆在8成左右,控制了主要关键零部件(参见表1)。
 
表1:LCD上游材料日本厂商
材料项目
厂商
日本占有率
玻璃基板
日本康宁(Corning)、旭硝子(AGC)、日本电器硝子(NEG)、NHT、日本板硝子及中央硝子
65%
彩色
滤光片
凸版印刷、大日本印刷、东丽、STI、ACTI、Micro、Canon、LCD大厂
80%
驱动IC
Sharp、Seiko-Epson、日本TI、NEC、Toshiba、日立
85%
背光板
Stanley、茶谷产业、日本Denso、富士通化成、Enplas、多摩电气
88%
偏光板
日东电工、住友化学、三立、Polatech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