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文档名称:

二语习得通俗讲解: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及误区分析-漏屋-精简速览版.doc

格式:doc   大小:75KB   页数:4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二语习得通俗讲解: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及误区分析-漏屋-精简速览版.doc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19/9/2 文件大小:7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二语习得通俗讲解: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及误区分析-漏屋-精简速览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二语习得通俗讲解: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及误区分析-漏屋-精简速览版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及误区分析(漏屋)一、理论篇克氏理论:“二语习得”概要12岁以下的儿童到了国外环境,无论基础,只需要大约一年的时间,每天几小时,外语就讲得非常流利了,和当地人几乎一样好,没有一点口音。其实掌握母语也只用了这么长的时间。研究表明,儿童是“习得(acquisition)”外语,获得过程是:猜测>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语言区>实现语言思维。成人是“学得(learning)”外语,过程是:记忆>记忆区>知识。克拉申()认为:语言的掌握,无论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都是在“可理解的”真实语句发生(即我们前面探讨的有效的声音,也就是可以懂意思的外语)下实现的;都是在放松的不反感的条件下接受的;它不需要“有意识地”学习,训练和使用语法知识;它不能一夜速成,开始时会比较慢,说的能力比听的能力实现得晚。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针对以上语言实现的特点来设计的。他的理论由以下五大支柱组成,被他称为五个“假说”。五个假说不分先后,分量不同,下面一一说明:1.“习得-学得”差异假设(TheAcquisition-LearningHypothesis)成人是通过两条截然不同的途径逐步掌握第二语言能力的。第一条途径是“语言习得”,这一过程类似于儿童母语能力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地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第二条途径是“语言学习”,即通过听教师讲解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习得的结果是潜意识的语言能力;而学得的结果是对语言结构有意识的掌握。该假设认为,成年人并未失去儿童学语言的能力。克拉申进一步指出,如果给予非常理想的条件,成人掌握语言的能力还要比儿童强些。而别人在旁帮你纠正错误,对你的语言掌握是没有什么帮助的。(TheNaturalOrderHypothesis) 这一假设认为,无论儿童或成人,语法结构的习得实际上是按可以预测的一定顺序进行的。也就是说,有些语法结构先习得,另一些语法结构后习得。克拉申指出,自然顺序假设并不要求人们按这种顺序来制定教学大纲。实际上,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要习得某种语言能力的话,那么就有理由不按任何语法顺序来教学。初学时的语法错误是很难避免的,也是没必要太介意的。(TheMonitorHypothesis) 一般说来,下意识的语言习得是使我们说话流利的原因;而理性的语言学习只起监检或“编辑”的作用。换句话说,当我们开口说话时,话语由“习得”系统产生,经“学得”系统监检后成为“真言”而吐露出口。语言学习的这种监检功能可能在我们说话或写作之前,也可能在其后。在口头交谈中,人们往往没有时间去考虑斟酌语法。语法规则如果不是习得而是背出来的,也用不上。但在事先准备的正式发言和写作中,语法的使用能提高语言的准确性,为演讲或文章增添色彩。这一条可以说是克拉申对语法知识的用处做出的最大让步。(TheInputHypothesis) 输入假设也是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input),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为“i”,那么就要给你提供“i+1”水平的输入。这种“i+1”的输入并不需要人们故意地去提供,只要习得者能有足够的理解输入时,就自动地提供了。克拉申认为,理解输入语言的编码信息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的(prehensible)输入只是一种噪音。按照输入假设,说话的流利程度是自然达到的,是不能直接教会的。prehensibleinput“i+1”。+1就是在自己现有水平上加了“一点点”难度。换句话说,我们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点点难度才提高的。其实大家寻找的答案,最主要的出处就在这一条上。我们对一系列误区的分析,很多都能从这一假设中找到依据。我们今后掌握的最重要的技术就是不断自己创造这一条件。稍后我们详细说明。另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沉默期”(Silentperiod)的概念,是在这假设里引入的。克拉申认为,无论成人或儿童,在掌握说话能力前,都会有一个相当长的沉默期,直到听懂的量达到一定程度而有足够的自信时,才可能说话。这一沉默期是正常的同时也是必要的。所以大家不要急着上来就想说,说的能力要来得慢,同时它是自然到来的。(TheAffectiveFilterHypothesis) 情感过滤假设认为,有了大量的适合的输入的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的语了,情感因素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心理上的因素影响着他习得语言的速度和质量。这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