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会计准则对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吕堃
内容提要: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早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于06年对旧会计准则进行了较大篇幅的改革。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分析讨论了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积极作用,以及存在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等隐患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早已受到我国社会各界的关注。早在2001年上半年我国就发生了会计“国际化”和“中国特色”的争论,有评论认为,会计准则导致投资者“看不清楚企业的真实盈利水平和能力”。我国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于2002年对152家企业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其结果显示:资产不实总计85. 88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41. 38亿元,利润不实28. 72亿元。这之中,资产不实比例达5%以上的企业23家,占被检查企业总数15. 13%;利润不实比例达10%以上的企业82家,占被检查企业总数的53. 45%。这一检查结果使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受到质疑。由此可见对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进行考察尤其必要。
由于新会计准则的变化较大,将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在《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发布与施行以后,新准则在完成其既定目标方面是否已见成效?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究竟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因此而改善,还是没有受到太多影响?因此研究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及如何保证新会计准则的有效执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质量的涵义及特征
(一)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质量的涵义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会计信息仍然没有统一公认的定义。从会计主体的角度出发,会计信息就是指由会计人员或会计部门对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业务收集、加工、整理和传递而形成的经济信息;从会计信息载体的角度出发,会计信息则是指以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各种工作底稿及计算机软件等会计文件为载体而表现的经济信息;从会计信息所反映内容实质的角度出发,会计信息是对价值运动及其属性的一种客观表述,是基于价值运动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变化及其特征的如实反映。[1]
综合上述各种角度对会计信息的定义,本文将会计信息界定为是按照预定的要求由会计加工处理数据而形成的并向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和管理的经济信息。
会计作为一种国际商事往来的共同语言,其信息的揭示、传递和交流在经济交往中所起的作用日趋重要。会计行为的结果就是向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满足其需要的信息。会计信息就是会计行为的产品,会计信息能否满足使用者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的程度如何及能否发挥会计信息应有的重要作用,首先取决于产品的质量。会计信息质量决定着其对信息使用者是否有用,是会计信息发挥作用的前提。会计信息质量可以理解为会计信息产品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内涵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指为实现会计目标会计信息应达到的质量要求或标准。它在会计理论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联系会计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之间的“桥梁”,是选择和评价会计程序、方法的标准,具体的指导会计的确认、计量和信息的输出。[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对会计信息应具有的质量标准所作的具体描述或要求,是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判的最一般和最基本的依据,它具体规定了会计信息为实现会计目标应具备的质量的规定。
然而,要想全面